太原三给片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摄乐公园预计

  如今,太原市的公园越来越多,晋阳湖公园、和平公园、古城公园等一大批高标准设计的公园相继建成,成为太原市民的“打卡地”。城北也不例外,年开建的摄乐公园目前已初现雏形,所有配套已“各就其位”,绿化植被完成了85%,预计年内可开园迎客。未来,摄乐公园将成为太原三给片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脏乱差”变身“净美绿”   9月1日傍晚,记者驱车沿太原市滨河东路一路向北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摄乐公园。公园很好找,过了摄乐桥,向西沿摄乐街走约1公里即到。   走进摄乐公园,大型机械设备正在平整路面,园林工人正在栽种绿植,独具匠心、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已初现雏形。“现在公园建筑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外的装饰装修;绿化已完成85%,剩下的正在补栽补种,对于个别难成活的树种,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给树木‘输液’以保证它的成活率。”摄乐公园筹备处负责人郎小宝望着渐成规模的公园景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原来,摄乐公园所在地曾经是附近出名的脏乱差场所。“我们进场前,这里有菜地、有民房,污水横流、垃圾满地、蝇虫乱飞、臭气熏天,居民们都不敢开窗通风。”郎小宝说,看着公园一点点建好了,环境一天天变美了,觉得自己为附近居民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摄乐公园自去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深受附近居民   摄乐公园项目是三给片区打造“公园式的城市新区”项目之一,建成后的摄乐公园是三给片区最大的公园,占地14.95公顷,比文瀛公园略大,包括植物景观区、儿童活动区、中央水景区和运动区,是一个集休闲、运动、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地形有特点景观层次丰富   摄乐公园的地形很有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各种绿植随地形起伏,层层叠叠,仿佛被公园环抱。游走在公园里,大面积的错落之美,使人感觉一步一景,处处有惊喜。   “这里原先是个洼地,公园设计方案就选用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采用台地式景观设计手法,以中央水景区为核心,向四周逐级提高,高差在3—5米左右。”摄乐公园筹备处工作人员关清华介绍,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利用原有地形,还能营造出立体的景观效果,十分具有观赏性。   中央水景区即公园中心,占地约平方米,高差约2.2米。整个水景区被5万株月季花包围,区内有一个三级叠水形成的小瀑布,瀑布旁边是一个观景长廊。待月季花开、瀑布流水时,不论是站在上层广场俯身下望,还是置身于水景岸边平眺瀑布,都将是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中央水景区北面是儿童活动区,将来会安装一批无动力器材供儿童游乐;南面是运动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和5人制足球场。公园开放后,这三个区域将是人气最旺的区域。   公园东面和西面,是大片的绿植。据介绍,建成后的公园绿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绿化率将达到75.64%。“为了营造‘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公园栽植了以白皮松和油松为主的常绿乔木余株,碧桃、紫叶李等灌木余株,还栽种了5万余株月季、余株樱花点缀其间,建成后,会是一个鸟语花香的特色花园,也为城市新添一处‘绿肺’。”关清华说。   公园有4个主出入口,分别位于公园东西南北4个方向。其中,在公园南门附近建有地下车库,层高4.2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可为游客提供个车位。公园里有个立方米大的蓄水池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景观设计之中,是摄乐公园的一大亮点。通过设置“渗水井”“地下管网”等设施,公园摇身一变成为一块巨大的“海绵”。当汛期来临雨水增多时,公园里的蓄水装置可以充分吸水、蓄水,待天气干旱时,存蓄的雨水再用来给园内绿化及时补充水分,具有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公园一共有余口渗水井,井口装有过滤网,可以过滤掉石头等杂物。下大雨时,一部分雨水会存蓄在井里。同时,公园绿地下面还埋藏着多条浑身是小窟窿的管道,到汛期雨水增多时,土壤中多余的水分会通过一个个小窟窿被收集在管道中。”关清华说,渗水井和地下管道里被收集的雨水,最终将汇入一个立方米大的蓄水池内。   “太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特别是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厉行节约,所以公园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专门设计了蓄水功能,这也是我们建设过程中的施工难点和重点。”关清华说。   此外,公园东北侧还有一个“海绵城市”理念的配套景观——雨水花园,是一个低洼的小园子,种有垂柳、黑心菊、射干、千屈菜等耐水湿花卉植物,无论雨季还是旱季,园子里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我们每天都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内就能开门迎客!届时,让三给片区的居民也能过上开窗见绿、出门就是公园的幸福生活!”郎小宝说。

来源:山西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hy/6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