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诚愿所有等待都值得

等登等登waiting这几天在泰顺采访。从一座廊桥到另一座廊桥。坐在廊桥上听人说话,听鸟说话。一天开车百八十公里是常事,大山深处架桥铺路,路在云雾中,桥也在云雾中。采访间隙拿起手机,看有人在后台提问:“江南三书”可以发货了吗?我就去问出版社美女编辑。编辑说,快了快了,但是还得再等几天。啊,还要等几天呢——几天?答,大概吧,中旬差不多。怎么说呢。出版社的事总是没个准。这三本书照理是在去年六七月间出的,结果慢慢的,就到了八九月,一晃十月过去,冬天就来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不春暖花开了,泰顺这几天桃花烂漫,油菜花遍地铺金,紫叶李开到荼蘼,落英缤纷。浙南偏南,气温也是要高一些。我不甘心,问美女编辑,不是过年前就说下印厂了吗,怎么还没有印好呢,是不是印厂工人在家过春节忘了回来开工了。编辑说,也有可能哈。不过更大的可能是,咱们“江南三书”这三书的装帧设计比较特别,用纸也非常挑剔,要用这个纸就得让印刷厂专门去调纸,一来二去的,又花了不少时间。编辑利索地丢来一个单子:1、三本书的内封用纸:鑫源(蒙特利卡,浅草绿,g)2、护封用纸:鑫源(环保风雅,g,超白;护封书名烫青金)3、内文用纸:彩色部分为g雅质纸,文字部分为70g雅质纸另外啊,咱这三本书都是精装加护封的设计,可是要手工操作的,一本一本手工制作出来,不容易吧?嗯。纸这个东西,很有讲究的,虽然我整天也跟书打交道,天天摸着各样的纸张,但是纸的道道太多,名字也多,真是不容易搞清楚。比如,我们这几本书的护封,所用的米白色“环保风雅纸”,是一种环保材料,防水,不易破损,是用纯天然的植物纤维制作的。这种纤维,有自然的纹理,美而不俗。内文纸用的“雅质纸”,颜色很典雅,舒适又环保。设计师在设计封面时,保留了纸张纹理自然美,在此基础上,加上简洁的水波纹及图案加以点缀,简洁而不失活力,彰显低调的华美。

不管怎么说,这套书的整体设计,我还是喜欢的。清新雅致。再选用合适的纸张,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吧,书没有出来,也只能靠想象了。

那就继续再想象一会儿。

只愿所有等待都值得。

在微店中下单的前60位读者,因为你们耐心的等候,发货时将另有礼物相赠。

谢谢各位。

可以点文末“阅读原文”仍可购买(签名本第套之后价格将上涨至元)。年3月2日

不赶时间啊

让我们慢慢来

我们用一个春天一个夏天

一个秋天一个冬天来看山,

再用几十个晴天与几十个雨天,

几十个阴天与几十个雪天来看山

一个人,一面湖,一座城

流浪者的乡愁,心灵上的栖居

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

深究起来,不过是“简单”二字

带来心境的清寂平和,

于行走之中,物我两忘

草木精神里的文化美意

江南式生活美学的日常书写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鱼喜欢水一般喜欢华诚的文字。读他文字,便觉有丽日清风在文字间,有大朴素大富丽。华诚的文字看上去随手拈来,却是十分讲究,语言跳荡利索是修炼所至。从散文写作这个角度讲,华诚总是能春风着物一般,看似轻轻一拂,那里却已是春花满枝。华诚的散文是植物系,丛密或一枝一叶,均能让人见到风光雨露。

——王祥夫

(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等)

华诚文字天然质朴,辞浅意深,真正接续了中国古典的某一脉源,书中神来之笔常来眼前。——黑陶(诗人、散文家,曾获三毛散文奖等)

作为一个风格鲜明且技艺已臻成熟的散文家,周华诚用高度的自觉,建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言语腔调。这腔调有魔力,如同幻术,如同春天的细雨,一滴一滴慢慢催开眼前的花朵。而那份从容、宁静、和缓,也正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该有的样子。读华诚,就像读穿窗而来的一缕月光、几声虫鸣,唯有轻轻叹息,真是太好了。

——成向阳

(散文家,评论家)

没有在江南住过,一生就像严重缺页的书。“江南三书”是春雨落纷纷,也是泥猫睡佛经。山山水水从《春山慢》里脱颖而出,月满西湖《廿四声》里有回响,人生天地间,鼎沸也罢,寂寥也罢,上得《寻花帖》,就是不虚此生。

——毛尖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华诚的文字,有一种清远悠静的意境。他的文字所描写的对象,多与乡下物事有关,童年常伴的草木饮食,农田中的一事一物,也有城市中的日常生活——本身是这样美好丰富的事物,又以自己平和冲淡的眼与心去体会,呈现出来的,自然是格外的悠远与清新。文字看起来不着力,实际却是经过细细的琢磨,一种在心与手之间盘桓许久、终于表达出来的圆转新润。若要借他笔下所写的事物来比喻,大约正如春日山中蘸着雨水的梨花、炖得汤色浓白的大笋。——沈书枝(作家)

立春日起,通过文末“阅读原文”

可预订“江南三书”

这三本“江南之书”,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江南文化特色,也具有作家个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作家的书写,接通了古典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个人与社会;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自信融入日常书写中,既接通古典的文脉,又连接当下社会的现状,既有个人对于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又有对丰富复杂的外部环境的观照。它是新时代、新经济背景条件下,人文主义对江南生活的新书写。绿水青山、草木精神里,融会贯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呈现出当下江南人民生活中最具优雅、品质的精神追求。其中,《春山慢》书写浙江山川大地的灵秀之美,笔下既有人物也有传奇,既接通地气又有传统意蕴。《寻花帖》是对以浙江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最具韵味的生活方式的书写,既是生活美学的日常呈现,也是江南传统文化的当下发展。《廿四声》则是作者通过西湖切入口,对杭州城市所作的持续性观察、对话与呈现。三本书中,二百余篇散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现出作家独特的视角与悠远的胸怀。

目光清澈的人,在那稻田相见

便是春风陌上声

————END————

周华诚写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fz/6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