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乡路散文河北middo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乡路

文/三叶草

隔着秋冬等到万物葱茏的春天,半年多的时间里,医院度过的。勤快利落的她难得恢复到可以摇摇晃晃的行走、慢慢吞吞的讲话,像个离不开大人的孩子,更像一个喝醉酒行为能力受限的痴人,始终絮絮叨叨、不厌其烦的讲着话,叨念最多的便是想要回家。

“东庞马上就要过会了,我想回去给你们姐弟几个熬上一锅大锅菜......”

“医院解封了,我想回老家种上几棵瓜,到了秋天就能吃,再不种就晚了......”

“等我好了,就回老家住,那么大的院子,也没个人......”

“真想回家种地,还想去水库边上转转......”

去年九月底,母亲刚从远在北京的妹妹家回县城几天的光景,便心心念念着赶回老家,忙着收那院中的瓜果,打扫门前的落叶。在回城的路上便不幸遭遇了车祸,一场大手术后死里逃生。眼前的母亲左眼因神经受损不自觉的耷拉着,却是满脸的向往,你听或不听,她只管絮叨着。

母亲住院康复,自然是不允许出去的。只是在我耳边不厌其烦的拨弄着那根思乡的弦。心弦一响,人便不自觉的面朝家的方向。我透过窗向西望去,那条回家的路披着夕阳,散发出一种强大的磁场。

“去哪儿?”

“一路向西吧!”

医院照顾母亲的第一天,医院憋闷的久了,想要出去透透气。于是晚上下班后,老公便开着车载我和女儿出去兜风。未想好目的地,只随心而往。

运河水波微漾,泛着红红的光,盈盈的像泪光。然后是一路的姹紫嫣红,草木生香。榆叶梅、碧桃花用簇簇的粉、玫红摇成一抹抹夺目的艳霞,撞入眼帘又很快挂在天上。路边的迎春花虽已黯然,油菜花却摇曳着从梵高的《向日葵》中喷涌而出的明艳,海洋般跳脱出来化成直达心底的阳光。此时的紫叶李却在风中落雪纷纷,碎了一地的离愁别绪。如云似雪的梨花犹怜光阴匆匆,带着情思开得小心,像在准备一场深情的告白。让我想起父亲亲手栽种在院中的梨树,花一开便可以纯净满院的时光。路边的垂柳长成了一道道嫩绿色的帘幕,清风又一道道的掀起,如同翻动着谁人的青春。这条路我不知走过多少遍,它虽出落的愈发美丽,但年年花开相似,却又从未见昨日之花。于是我沉醉着却又兀自伤感起来。

“现在去哪儿?”

“想家了,就去鹊山湖边走走吧!”

鹊山湖便是母亲常唤在嘴边的水库,“马河水库”可以说是它的乳名。汽车拐了几道弯,停在了环湖路旁。远处一个邻村的老人正在湖边悠然的放羊,夕阳低下来,些许红晕落入湖中、披在羊群茸茸的身上,一幅时光静好的画面。我和女儿走到湖边,看水波荡漾。想让它稀释掉生活带给我的种种负荷,不成想却被倒流进这许多的乡愁。

在这条路上,湖水的倒影见证过我们的生活。谁料光阴也易老,岁月如同眼前的波纹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褶皱。犹记陪父亲在这湖边垂钓的时光,旁有闲云野鹤,亦有这醉人的湖光山色。犹记我们姐弟四个在这湖边嬉笑着捡石子、打水花,不问世事,只管成长。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的呼唤似也从水底翻腾出来,清亮亮的,一遍遍的叫着......

后来,姐姐嫁到了邻村,我和妹妹次第考上了大学。于是我们带着乡愁的信笺也曾从内蒙、唐山穿越山山水水,来到这条乡路回到家。父亲常说为母亲读女儿的信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会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读。还记得我在信中说过以后想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有不一样的霓虹,有草原还有大海......不似我们家只有这窄窄的路、矮矮的墙和小小的水库。

再后来,北漂过的我们都成了家,我回了县城,妹妹则留在了北京。我便可以常常回家,每次回来,母亲会做好吃的饭菜,父亲则会站在村口痴痴的等我。走的时候手里塞得满满的,心里也装得满满的......

“啊......啊......”

面对这湖,我学着放肆的呐喊,似乎这声音可以穿越宽广的湖面直达不远处的村庄,弯弯绕绕,找到那个花香正浓的小院,一家六口人不多不少围坐在刚刚发芽的葡萄藤下,饭菜冒着热气,我们姐弟四个你争我抢,父亲犹在,母亲康健。

“我们回家吧,有些冷了!”

“嗯!”

此时,天色渐晚,夕阳似乎已经完全将自己沉入湖中,不见了它的踪影,只是天湖一色的已然全是它的影子。似那逝去了的却将故事渗透在这片大地上,只要归乡,便到处都是过往的影子。

此时牧羊的老人和他长长的羊群描摹着湖的形状,傍着湖边的一条羊肠小道渐渐消逝在暮色当中,他对这条乡路又是如何的依恋呢?会想起谁?思念谁?守候谁?才会像根一样长在这个地方。

这次我终究没有回近在咫尺的家,只是循着家的方向望去,看到路尽头的村口,便可以想到以前回家时父亲喜欢站在什么位置等我,是抽着水烟还是旱烟?又会怎样唤我的乳名?想到这里我便迅速的扭过了头,上了车。更何况,医院,家中空无一人,这一腔思念莫不如就消散在这条乡路上吧,归去也只能碰触那一层又一层的遗憾和凄凉!

回来后没过几天便是清明了,我们姐弟三人又一起踏上了这条曲直可数的乡路,母亲呓语似的在电话里絮絮叨叨,一遍又一遍:记得多给你爸烧点纸,坟上多添点土,告诉他我们都挺好的,我也挺好的............

(编辑:王鑫)

作者简介:赵艳丽,笔名三叶草,河北内丘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家、诗词协会会员,《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坛佳作》、《北方诗人》、《百泉诗词》、《牛城晚报》、《邢周刊》等书籍报刊,《现代诗歌》《文学作家》等网络平台。

《文学作家》

     文 嘉云淡风情

长期征稿

征稿类型:

  精品散文、诗歌、微诗、故事、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传记文学等。 

来稿要求:

  1、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观点,真实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宣扬时代主旋律,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请附作者简介(字以内),及个人照片一张(自愿)。

  3、投稿时,若有与所投稿件相关的照片、图片等可一并寄来,以方便编辑。但图片、照片不能存在版权纠纷。

  4、投稿邮箱:

wxzjwktgy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p/6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