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苗木行情分析

白癜风治的好不 http://m.39.net/pf/bdfyy/

辽宁沈阳中规格苗相对好卖

今年沈阳绿化苗木整体需求量与去年相比萎缩了,但是中等规格苗木受此影响的程度最低,感觉上相对“好卖”一些。

从今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始,沈阳的苗木市场进入了一年中最大的销售旺季。之前有人预测今年的市场行情将远不及去年同期,但是实际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去年就有人预测,今年辽宁省内新开工的绿化工程项目数量比去年要有所减少,但是在春季这种“减少”的感觉并不是特别明显,而在秋季就比较明显了。

今年春季,胸径6厘米至8厘米的中等规格乔木交易比较旺盛。因为在那时候,沈阳周边的抚顺、朝阳、阜新等城市的需求开始发力,当地的绿化工程市场对中等规格的乔木需求量比较大,所需品种主要是国槐和白蜡。在这波采购高潮的影响下,中等规格的国槐和白蜡价格上涨,胸径6厘米的国槐价格涨到了每株元至元,胸径8厘米的苗子价格站在了每株元至元的高位,这个价格至少比去年高出一成。截至年中,中等规格的国槐和白蜡库存已经见底,在局部地区形成了有价无货的局面。由于国槐和白蜡结构性缺货,一些买家不得不更换树种,这使一些原来偏冷的树种也开始热起来。如梓树,胸径8厘米的苗子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株元至元,价格同比上涨了15%。

中规格的苗子之所以旺销,和绿化工程预算的紧缩不无关系。如今地方政府在绿化方面的投资十分谨慎,几年前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使用大规格苗木,而如今他们更加偏爱价格适中的中等规格苗木。客观地说,这是一种趋于理性的消费选择。

进入秋季,沈阳苗市开始显出颓势。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秋季的销量本来就不如春季,因此“疲软”的行情更容易看出来。前几年,即使在6月底还有不少人以补植为目的前来购买苗木,而今年在6月初就很少有人来圃地看苗了,这让许多苗木经营者对苗市感到失望。

展望明年市场,现在很多人表示心里没底。政府投资紧缩、地产消费不旺,这两大利空因素让很多苗木人惆怅不已,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事实上,无论行情的好与坏,苗企最重要的事情永远都是修炼内功,这样才能在行情好的时候大赚,行情不好的时候做到不赔。

辽宁海城行情低迷花灌木回暖

今秋海城苗市整体行情低迷,紫叶李、密枝红叶李、王族海棠、紫叶稠李等亚乔木价格同比下滑20%左右,销量变化不大;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花灌木价格在经历了几年持续下跌之后开始回暖,涨幅不小。

如今,海城的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花灌木价格已经涨到每株1.4元至1.6元,与今春每株0.7元至0.8元的价格相比,翻了一番。由于前几年行情太差,海城乃至整个辽宁种植上述花灌木的从业者逐年减少,导致其存圃量骤减,而稳定的绿化需求依旧存在,于是反弹行情终于在今秋出现,明春有望涨到每株2元左右。不过,黄杨、水蜡等波动不大,工程苗还保持着每株1元左右的价格。

这几年亚乔木种植量激增的现象在海城表现得非常明显,具体树种包括紫叶李、王族海棠,紫叶稠李和密枝红叶李等,以胸径4厘米作为分水岭,中小苗存圃量大、竞争激烈,大苗数量不足、供不应求是其特点。目前,胸径4厘米紫叶李、王族海棠、紫叶稠李每株价格分别为元至元、元至元、元至元,价格同比下滑20%以上。因为种植量太大,胸径4厘米以下的苗木未来可能继续下跌。胸径6厘米的密枝红叶李、王族海棠、紫叶稠李目前每株价格分别为元至元、元、元至元,虽然其价格同比也有近20%的跌幅,但因为存圃量非常小而工程需求较大,明年价格会向上浮动。

粗略估计,仅海城地区胸径3厘米的密枝红叶李、王族海棠、紫叶稠李等,每个树种的存圃量都在5万株上下,而能达到胸径5厘米至6厘米的每个树种不超过0株,有些只有一两千株。因此一两年内,大苗价格将相对稳定甚至小幅上扬,而中小苗很可能继续下跌。若将目光放远,想想5年后的市场,大苗仍可能保持平稳或上扬。原因是小苗生产者在近期的行业洗牌及激烈的价格战之后,能坚持下来并将产品质量保持住的人将是少数,这也就意味着优质大苗很可能还是稀缺产品。

今秋辽宁绿化工程整体数量偏少,但明春沈阳、大连等很多地区的工程将陆续上马,很可能会有一拨不错的行情,会对海城苗木交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龙江哈尔滨花灌触底乔木价稳

目前,哈尔滨地区除少数工程利用冬季进行冻土移栽补植大树外,当地下半年绿化工程处于停工状态。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进行信息交流,供求双方对接,为明春的苗木销售做准备。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乔木价格一直比较平稳,花灌木价格从前年秋天开始下滑到现在早已跌破成本价,不会再降了,估计这种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作为当地绿化的主要树种,银中杨、窄冠杨、黄檗、胡桃楸、水曲柳、柞树、紫椴、糠椴、白桦、茶条槭、拧筋槭、色木槭等苗木价格一直比较平稳,从前年开始形成的行情没大变化。如银中杨、窄冠杨,胸径7厘米至10厘米的苗木基本上每厘米7元至8元。槭树类的色叶树种,胸径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基本上每厘米4元至5元,胸径6厘米至8厘米的苗木每厘米8元至10元,胸径13厘米至15厘米的苗木每厘米20元。有涨价倾向的苗木均是胸径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乔木,价格涨幅在10%至20%。由于大规格乔木苗圃没有存量,只能从林区采挖,随着国家对林区苗木控制越来越严,其采挖难度加大,大规格苗木价格有上涨趋势。

在各类乔木中,糖槭是涨价较高的特殊树种,胸径10厘米的糖槭每株高达元,胸径10厘米以上的糖槭每厘米达元。糖槭没有山苗,苗圃里也没有达到工程需求的,但工程上补植要求与场地规格相同,出现了断档。桦树也是近年地产绿化用得较多的树种,主要以丛生桦为主,比普通桦卖得好,价格还高,通常胸径5厘米的白桦上车价是每株60元,可是3个至5个分枝,每个枝径粗3厘米至5厘米的丛生白桦售价能达到多元。

花灌木的生产基本6年至7年一个周期,现在是周期的低谷,从早春开花的连翘、榆叶梅、绣线菊、锦带、丁香到色篱用的榆树、茶条槭、水蜡等苗木价格都跌下来了,1米高5个至6个分枝的连翘每株只有1元,前年的售价还高达7元至8元,1米多高7个至8个分枝的榆叶梅每株也只有1元,同规格的单瓣榆叶梅(当地叫小桃红)每株只有几角钱,7个至8个分枝高70厘米至80厘米做绿篱用的小叶丁香每株也只有几角钱,价格是低得不能再低了。不过花灌木中的鸡树条荚迷、木绣球、玫瑰以及花楸因育苗量少价格比较平稳。

吉林长春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近期,长春已经进入严冬时节,苗木销售基本停止。整个年与全国大部分地区行情类似,吉林的园林绿化项目减少,苗木销量锐减,而且预计到明年这种情况也不会有太大改善。

国家对大规格山苗严格控制,本地苗圃里以中小规格乔木为主。大多数质量好的乔木树种价格有所上升,但存圃量不多很难买到。冠型较好、胸径5厘米至7厘米的金叶榆从去年同期的每株元左右涨到元左右,而且销量不错。胸径10厘米至15厘米的垂柳和金丝垂柳每株元至元,同比价格上涨了20%至30%,苗源十分紧张。胸径5厘米至7厘米的京桃和山杏也从往年的每株元至元涨到近期的元出头,数量不多较难买到。白牛槭、皂角、山槐等以前山苗居多,近几年苗圃里也开始种植了,不过目前大多胸径在3厘米至4厘米,至少还要5年才能出圃上工程。

三大亚乔木都陷入了小苗量多降价的困境中。地径4厘米至5厘米的‘王族’海棠每株元至元,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地径2厘米的小苗已经从去年同期的每株15元至20元降到近期的12元至15元。紫叶稠李小苗数量是最多的,地径2厘米的小苗价格从去年同期的每株15元左右降到了5元至10元。同规格密枝红叶李小苗则从每株10多元降到了7元至8元。这些小苗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绿篱苗中,大棚生产的容器苗今年有些过剩。高20厘米的‘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价格都在每株0.5元至0.6元,近一年变化不大。高50厘米的密枝红叶李从去年同期的每株1.7元左右涨到近期的2元左右。同规格的金叶榆从去年同期的每株1.5元至1.7元降到了现在的1.3元至1.5元。地栽苗中,偃柏近期用量很大,价格有所上涨,高80厘米的苗子从去年同期的每株10元左右涨到近期的13元至15元。

部分地栽苗前两年受大棚容器苗影响种植量有所减少,因此今年下半年价格平均上涨了30%左右。以高1米的苗子为例,水蜡每株2元左右,珍珠绣线菊每株3元左右,三角枫每株2元左右,高1.2米至1.3米的榆叶梅每株5元左右,高80厘米至1米的小叶丁香以前每株1元左右没人买,现在涨到了1.5元左右也很紧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p/4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