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百花齐放。春天是花的海洋,梅花、杏花、桃花、榆叶梅、李花、紫叶李、海棠花、樱花,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分不清谁是谁,那些花朵长得太像了,因为他们都是蔷薇科这个大家族的,都沾亲带故,甚至有的还是近亲。当下,开得最热烈的当属‘美人’梅。也让我一个地道北方人,能够领略到梅花的美丽。
山东省农科院院内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色、香、姿、形、韵俱佳,倍受人们喜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其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奋发进取的激励、百折不挠的鼓舞。梅花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因而,“踏雪寻梅”是江南独有的园林胜景,对多数北方人来说,“梅花”是耳熟能详却又陌生的花卉。南梅可否北移?明清以来皆有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梅花是特别喜欢大雪的。已故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曾说,用“梅花欢喜漫天雪”来形容、比喻梅花的风骨非常贴切。但事实上,在长江以北的冬季寒冷地区,梅花难以生长,因此梅花一般生长在长江流域。当气温在0℃—2℃时,梅花虽能坚韧不屈,花粉尚可发芽、受精,却处于忍耐状态;当冰雪停止了、天气暖和了,梅花又能继续发育开放。这种韧性与耐力,是梅花的最大特长。正因为如此,“踏雪寻梅”自古以来只能在我国南方才有望成行。
北方人就欣赏不到梅花盛景吗?为了实现在北方露地赏梅,从20世纪50年代起,梅花泰斗陈俊愉先生就提出“南梅北移”的构想,并开始在北京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和实践,选育抗寒品种,并逐步进行区域试验与推广。从陈俊愉院士开始,薪火相传八十载,经过三代育梅人的努力,我们北方人如今也能欣赏到梅花。
在梅花品种分类系统中,梅花分为3大品系,即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真梅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而杏梅系和樱李梅系抗寒性较强,可在北方种植。如今北方种植的各类梅花,我难以区分开来。只知道当下最为常见的是‘美人’梅,是紫叶李与真梅系‘宫粉’梅的人工杂交种,19世纪末首先在法国育成。如今在济南的城市绿化中,‘美人’梅应用很广泛,早春时节,让北方人也能欣赏到梅花美景。
街边梅景
省农科院温室西侧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的绝句,描绘的正是梅林盛景。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女诗人李清照道出了梅花柔情、绚丽的精彩。
即使错过了梅花,不要可惜,还有单樱、榆叶梅、碧桃、桃花、樱花、海棠,春天的赏花大戏正热烈上演,希望春日的美景能稍稍驱散疫情的阴霾。
农科院院内的单樱
农科院院内即将盛开的碧桃
参考文献:
连梅,抗寒梅花:南梅北移绽放塞北,《中国花卉园艺》,,第15期
铁铮,任敏,薪火相传八十载,三代育梅映中华,《时代人物》
张天麟,《园林树木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