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杂记,益博社工誌益见

北京皮肤病医院医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12100.html

春分杂记,益博社工誌

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年3月20日,晴,周六

今天春分,顾名思义日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所以称为春分。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天鸡蛋鸡蛋会立起来,大自然的神奇超乎想象。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此时节气温回升,春雨频至,开始进入春耕春种的农忙阶段。雾气腾腾,能见度极低,甚至看不到车站路的行人。孩子起床早五点多都说要去师院跑步,不让我跟着,只好自己试摸着做点煎饼,然后再做一碗锅出溜,这也算是无上美味了。

雨一停,拨云见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鸡鸣此起彼伏,倒是在这个岗地村怡然自得,多有乡村的韵味。医院找涛哥说体检的事,夹道里的吆喝声多起来,棉油皂佳里,绿豆面条,收电冰箱电视剧空调电动车废纸蓝箱子。这样似乎更接地气。二胶厂门口的水杉发了新芽,悬铃木的叶子也探出了头。七一路三里河桥底见到淤泥,昨天的春雨也没有聚集多少雨水。

医院门口的检查少了,也没有要求戴口罩,发热门诊的几个人在聊着天扣着手机。从背面的小道里进去,已经排满了学生家长。昨天家长会要求孩子体育测试要有体检报告,你想光二十二中学生就有两千二百多,其他附近的初三学生不在少数。楼道里都是人,只好等下午再去,关键是要空腹。孩子早晨晨练的时候吃了早餐。

1

回来的时候在车站路听到有人喊哥,扭头一看是明明。提着包来办公室玩,因为一直在南阳有一个工作室。去年结了婚除了春节见一面之外,很少见到了。我们总会在某个地方相遇不早不迟。夹道里柳条伸到墙外,院子里是桃花落了。门口一个老邻居说槐花开了准备明天带着孩子去捋槐花,包饺子包子蒸都是春天的美味。现在的新蒜也上市了,搉蒜汁一沾就是美味。

把昨天日志写一写,让我陷入思考的还是这些马上要初三的孩子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成长着。我就会想起自己初三的样子来,父母都没上过学,靠自己努力,迷迷糊糊,就是学习,读写背练,最后也考上了重点高中。学习好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比挣钱更有荣耀的事。但现在看来,没有上成学的同龄人走了不同的道路,去打工去卖玉货去织地毯去卖菜,现在在老家相遇,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多自信的底气。房子比咱住的好,车开的比咱的好,孩子比咱的多。虽然四十多岁会有这种想法,人生的道路千万头,安全第一条,但是有文化有知识最终有自己的认知才是。

手机上这两天一直在看生活在清末山西的乡绅刘大鹏写的《退想斋日记》,日记在其逝世半个多世纪之后会在中外史学界引起轰动。他从年开始写日记,直到临终之时连续记录了五十一年,现在尚存有日记四十一年。《退想斋日记》的时间跨度就是从年至年。其内容芜杂丰富,从自己家事、乡里之事,大至国事、天下事,无不牵涉,甚至还有很多传闻性的消息。年山西史学界乔志强先生把这本珍贵的史料整理出来,使得刘大鹏当年所思所感能够再次呈现于世人眼前。年前后,围绕这本日记的讨论形成了高潮,刘大鹏的生活时代和社会变局成为社会史研究视野中的一个焦点议题;一直到年仍有相关研究文章问世。

2

我在想写了三年多的益博社工志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社会史价值,能否也从一个侧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中美谈判总有一个结果,就像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一样,成为春分时节最热闹的话题,人们似乎在说着历史的轮回中探寻一些有意思的事。其实,中国社会的内生力在变弱,很多整体性的无力感增强。老虎杨的书法和发言履历一件件被展示,似乎人们觉得这才是中国应该有的样子。遇到急事难事稍息片刻待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l/7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