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荒山清水流得金山拾银山关帝林局局地

“峥嵘突兀吕梁雄,我来冰雪未消融。花信迟迟春有脚,夕阳满眼是桃红。林壑幽深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雪海冰山行不得,飞岩绝壁路偏长。”这是一代儒将陈毅将军于抗战胜利前夕途经关帝山写下的著名诗篇。金秋十月,记者前往关帝林局,头顶是云起霞飞,脚下是碧海翠波,处处是奇峰险壑,川川是林海如烟,这集险、峻、奇、秀、美于一体的山野风光,无形中构成了一幅氤氲淋漓的水墨长卷。走进关帝林区,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叹自然风光的雄奇壮丽、造林工程的艰辛以及生态修复与自然恢复的完美结合。按照省林草局统一部署的“一局联三县”局地合作机制,关帝林局高度重视、顺势而为,将优化发展环境、密切区域关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去抓,积极主动联系,加强协商沟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经过实践探索,建立起了“1+4”的区域合作模式和“1+1﹥2”的战略合作机制。在省直林区率先展开区域战略合作,先后与吕梁市的离石区、交城县、文水县和太原市的古交市签订区域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政策对接,与地方政府搭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共享平台,共同治理、共同建设区域生态环境,振兴区域经济,实现区域生态优美、经济繁荣、乡村美丽、民生美好,达到“1+1﹥2”的效果。同时,重点实施局地合作的亮点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局地双方携手共进,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交流,“一局联三县”战略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近年来,全局合作造林面积2.22万亩。10月13日,记者在参观关帝林局造林工程时,不仅欣赏了大美关帝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深切体会了关帝林草人的艰难困苦。这一切,见证着关帝林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斐然成效。树比花艳又龙山从离石市区一路盘山而上,沿途观景,记者来到了离石区龙山二期绿化工程。清晨的龙山,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从远处看,山上云雾缥缈,像人间仙境一样。在山林里深呼吸,清冽的树木清香萦绕在鼻尖,沁人心脾,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小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朝歌,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山林休养生息,让人感觉分外舒畅、心旷神怡。登上龙山最高处的观景平台触目远眺,记者倏地恍惚这还是印象中萧瑟的、枯黄的秋天吗?顺西北而望,山坡上火红色、深紫色、金黄色、墨绿色还有翠绿色,仿佛打翻了秋天的调色盘,一幅五光十色的泼墨山水画悠然映入眼帘。随行的龙山二期绿化工程总监理刘来润告诉记者:“这里种的树整体分为三层,从下到上分别是紫絮槐、连翘和丁香,看起来就像彩虹散落林间,分外美丽。”接着,刘来润指向龙山东面,一眼望去,崖高坡陡,立地条件十分差,但令记者惊叹的是,就连这样的断崖斜坡上也种满了树,坚毅挺拔,展现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生命力。刘来润动情地说:“断崖种树是龙山绿化工程的难点,也是一大特色。种树时,要把技术员吊在半空中,使用电钻打孔,放置树苗,灌溉浇水,这所有的环节都是由专业人员在半空中完成的,不可谓不艰难,一般技术员都不敢上,更别提还要悬在半空种树,完成许多的复杂动作。”听了这样艰难的造林过程,记者对林草人的敬佩之情又由衷地多了几分。既然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在断崖陡坡上种植呢?龙山绿化合作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郭二梅说:“断崖陡坡如果没有植被,下雨很容易导致发生泥石流这样的灾祸,为了避免山体滑坡,防止水土流失,即使再艰难,关帝林草人也要把树种上,把树种好,把树种活,从而达到四化效果(绿化、财化、彩化、美化)。”吕梁市离石区龙山二期绿化工程是吕梁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一项重点工程。该项工程由离石区人民政府与关帝林局合作承办,具体由关帝林局组织实施。二期工程于年春开始建设,年底结束。栽植面积.7公顷,总投资.76万元,其中工程绿化投资.81万元。经年底第三方验收,绿化工程面积完成率%,栽植各项指标合格率96%以上。共栽植各类树种46万余株,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其中:坡地栽植乔灌树木近13万株,立面打孔栽植33万余穴。栽植树种主要有:油松、白皮松、新疆杨、柳树、丝棉木、山桃、山杏、山楂、丁香、连翘、紫絮槐、文冠果、卫矛等。关帝林局坚持植被恢复和景观增效相结合,重点美化和一般绿化相结合,项目建设和扶贫攻坚相结合,以亲近自然为理念,尊重自然,以绿为主,增彩增色,充分体现了人文生态的和谐。绿化栽植按照“一次成型、成景和适地适树”的要求,采取了“针叶镶边、阔叶填充、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为了突出这一景观效果,确保山林增色增效,在工程建设期,关帝林局加大了可视范围内的栽植密度和苗木标准,克服了干旱少雨、地表破碎塌陷的自然条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科技造林能力,抢抓栽植时机,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到年7月底,已全面完成了栽植任务,经验收合格后,顺利转入养护阶段。层林尽染马家塔站在吴城林场马家塔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记者凝神抬望,但见峰峦起伏,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深邃,漫山红叶,织就了深秋的彩锦。静立半坡,只见马家塔水库碧波荡漾,不仅为一方百姓提供生命源泉,还为青山脊梁增添碧水柔情。青山为骨,碧水为魂,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完全颠覆了人们往日对秋景的刻板印象。来到山顶,记者看到一人驱车而来,经过简短的交谈得知,他是附近的村民,一年里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驾车上山,春天摘山花,夏天看林海,秋天赏碧水,冬天观雪山。年,吴城林场生态建设工程贯彻关帝林局党委指示精神,创新理念、科学布局、精细管理、持续做好生态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大文章,主要进行了以下两项措施:一是讲科学,优化造林布局。在全局“三线两环一基地”整体规划布局下,坚持“四宜四不宜”的工程推进方式,本着“先通道后流域,先重点后一般,先连片后分散,先国有后集体”的原则,不断拓展,由绿色本色向彩色景观提升,由后山生态系统向前山景观廊道的延伸。二是高标准打造示范工程。今年重点实施的马家塔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是局地合作又一亮点工程,该项目由离石区提供造林地块,林场充分利用马家塔苗圃原有油松大苗,按照“绿化、彩化、财化”的思路,合理搭配山杏、五角枫、紫叶李等阔叶树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理念,在马家塔水库周边全力打造风景优美、生态宜居的生存环境,高标准打造示范工程。下山路上,极目远眺蔚蓝的天空,俯视低垂柔柔的碧水,环顾四周巍峨的群山,远天、近水、群山,一幅又一幅静谧幽深、动人心弦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吴城林场申报参评项目为:马家塔山水林田湖草试点示范区,该项目为关帝林局年退化林分改造项目;项目工期为年1月到年12月。林地权属集体,为吴城镇年通道绿化工程及年退耕还林工程,面积.3公顷。但由于种植成活率低,林分退化比较严重,故年关帝林局在此实施退化林分改造项目,每平方米投资元,以达到完美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局地携手创未来关帝林区四季分明,风光各有不同。记者恋恋不舍地离去,愈发感到这一路山峰耸峻,河水鸣潺,林木丰厚,动物角逐,林海成荫,绿涛汹涌,层林尽染,悠然自得……这是大自然原生态的风光,也是关帝林草人多年如一日持续改善生态努力的结果。局地合作以来,关帝林局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战略合作工作启动后,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从战略高度将合作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关帝林局与文水县在森林旅游方面开展合作,文水县修建了通往林区的旅游公路,关帝林局因势利导,在三道川中心林场大力推进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并且就共建智慧林草开展了合作洽谈。局地合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开展好局地战略合作关系到林局的长远发展。下一步,关帝林局将全面加强与离石区的战略合作,以互惠共赢为基础,主动融入离石区经济大框架中,积极发挥林区优势,从森林防火、国土绿化、资源管理、旅游开发、生态扶贫、干部交流等各个方面全力推进,与离石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发挥示范效应,以点及面,推陈出新,带动全局战略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后,关帝林局将继续强化工作力度,扩大和深化战略合作层次和范围,与辖区地方政府建立起更加密切、更加广阔的合作关系,为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强活力,继续谱写局地合作造林绿化的新篇章。(来源:山西科技报记者:李永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jz/5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