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理合务镇满

人间芳菲尽,最美四月天。走进理合务镇田寨村,放眼望去,一簇簇马铃薯苗从一条条整齐划一的地膜探出了头,一片青葱欲滴、生机盎然。“现在苗都出齐了,就等着6月份收获了。按照现在的长势,每亩地最少能产斤,按市场价一块钱一斤算的话,去掉元左右的成本,每亩地纯收益也有元。”村支书孙加星高兴地说道,“收完马铃薯后接着种黄花菜,去年俺村已经种了36亩的黄花菜,我每天再忙、再晚也要到黄花菜地转一圈,看看返青情况,总结下生长规律,这可是全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马虎不得。”

田寨村的“马铃薯+黄花菜”种植只是理合务镇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全县“七位一体”大格局的引领下,在全镇夯实根基的前提下,在因村制宜的背景下,村村都在热火朝天地发展适合自身的集体经济项目。芳菲四月,草长莺飞,走在每个村里,处处都是一片片希望的田野。

“丛疏露始滴,乃作贵金花”。在前王村黄花菜种植基地,经历一番寒彻骨冷冬的黄花菜迎来了它的第二春,一簇簇菜苗从地皮窜出,这翠绿欲滴的嫩苗随风摇曳,摇来了村子致富的希望。采摘季节,亩的村集体土地上又将是金色的海洋。村支部书记王树军介绍说,在去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这片黄花菜管护到位,今年预计亩产干菜可达斤,收益在元以上。前王村辐射带动了沙于、鲁庙、焦楼、孙天赐、姜家、大蔺家等周边16个村庄种植黄花菜亩,全力打造美丽经济乡村振兴示范带,夏季再到理合务来,走进村子看到的将是一地金黄。

苇子孟村丹参种植基地

“不比牡丹称富贵,却能入药当茶”。小丹参、大功效,在苇子孟村丹参种植基地里,依稀可见有绿叶从地里冒出,有了去年成功种植经验之后,村里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亩,同时带动了王寨、王辛、张茂宜、白家、龙家、谢家、张泗滨、后王等15个村亩的规模化种植。花开时节,一片片紫色的花海在阳光下闪耀,处处洋溢着紫丹参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今年霜降过后,一亩地可为村集体带来元的纯收入,紫丹参正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蓓蕾嫩芽展枝桠”。孙镇、牛家、田庵等村整合村内沉睡资源,种植的国槐、法桐、紫叶李、木槿等经济类苗木已整枝发芽,村内主干道两边打造的立体绿化景观带已具雏形。目前我镇在李官、孙天赐等11个村继续整合资源,扩大边角面积,推广种植绿化苗木亩,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成为带动全镇集体经济的第三条通道。

林寨村亩”皇尊蜜梨+红薯“间作项目

王寨村”果木培育+林下黄花菜”种植项目

春风清拂盈面,绿叶层叠涌动,四月的天空韵染着芳菲,讲述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故事,各村都以不甘示弱的新姿态,在理合务镇的大地上泼墨留痕。林寨村的亩皇尊蜜梨在村集体的悉心照料下长出了嫩芽;谢家村的60亩红富士苹果已剪枝、浇灌,静待花蕾绽放;沙于村的桃树已卸下花芽长出了新叶,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镇多业,多村一业”的集体经济新项目,正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样板,以矫健的步伐引领理合务镇集体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脚踏实地奋发有为▼▼▼▼▼▼▼▼▼▼▼▼▼▼▼▼▼▼▼▼▼▼▼▼▼▼▼▼▼▼▼▼▼▼▼▼▼▼▼▼▼▼▼▼▼▼▼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这是习总书记今年两会的重要讲话。没错!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艰难困苦,只有脚踏实地,奋发有为,敢于追梦,才能玉汝于成,理合务镇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将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善作善成,让村集体的“钱袋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越鼓越大。

▲▲▲▲▲▲▲▲▲▲▲▲▲▲▲▲▲▲▲▲▲▲▲▲▲▲▲▲▲▲▲▲▲▲▲▲▲▲▲▲▲▲▲▲▲▲▲▲▲▲▲▲▲▲▲▲▲▲▲▲▲▲▲

来源:理合务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jz/4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