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days
写这篇推文的时候,是农历四月的第一天,上周和父母通电话,他们说院子后边的那颗刺槐已经谢得差不多了。今天外出的时候我专门留意了一下,威海的刺槐还未见开放,连白色的花苞也不甚明显。虽然知道是当地物候海洋性强的结果,还是分明地觉得这里的春天还未去。趁着季春结束,孟夏开始,想来想去,山威校园里的花花草草还是值得回忆一番的,于是开始了这篇“沾花惹草”的文章。
孟春——元月今年寒假从家过来的时候,家乡那边已经很暖和了,来到威海,一阵妖风差点把我送走,盼啊盼,终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春花,数院门前的紫叶李大概是山威最先发出的春天讯号。紫叶李,这个蔷薇科李属的小朋友最先跑出来,嫩白色的花瓣纤弱灵动,紫红色的花托在一片白中点缀出对春天的多彩幻想。我没有花粉过敏,便经常肆无忌惮地凑到花上直接嗅味道,个人并不喜欢它的味道,感觉还有点臭臭的……偶尔几次离得更近些还能看到花苞上的蚜虫。不过作为山威校园的春使者,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的。文
心
湖
畔
紫
叶
李
说起春天最先开放的花,不由自主地就想起高中校园里的一株白玉兰,白玉兰在教学楼旁边,每次寒假回校其他花还是只有芽苞,那株玉兰就已经开放大半,淡淡的玉兰香配上窗台咿咿呀呀的背书声,还是很美好的回忆。学校里也有许多的玉兰花,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散布在各处,电子楼旁边的白玉兰最有范,配上刚染新绿的玛珈山和象牙白的天文台,内敛且淡雅;商院和海院中间的广场上有不少紫玉兰,配上旁边蓝色的网球场,多彩且张扬;夏日才缓缓开放的广玉兰,藏在墨绿色的蜡质叶子中,慵懒得像极了夏天午后的我。
商院和海院中间的紫玉兰其实还有一种花,倒也担得起报春使者的名头,迎春花名字里就当仁不让地夺了这个名声。不过我在校园里并未见过迎春,倒是看到不少的连翘,虽然两者都是木犀科的植物,都是鲜亮的明黄色。之前也总是把连翘当成迎春,但是两种花的花朵形态还是差别蛮大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花朵,连翘花朵朝下,感觉不太精神,迎春则是傲立枝头,有一种初春的桀骜不驯;两者的花瓣数量也不同,连翘四瓣,迎春六瓣;再细看植株也会有区别,连翘的枝干是棕褐色,迎春则是鲜亮的嫩绿。不过幸得两种花的花期差不多,远看也无异,把连翘当成迎春聊以慰藉也未尝不可,都是初春的惊喜吧。
上为连翘,下为迎春
仲春——二月进入农历二月之后,各种花就开始扎堆开放了,二月也叫杏月,自然少不了烂漫的杏花。我之前不喜欢杏花,觉得它没有香气,花开的时候树干也是灰褐色,光秃秃的,花的颜色也不够艳丽,不吸引人。来了山威之后,我才逐渐改变了这种刻板印象,7号楼估计是这个季节最幸福的宿舍了,窗台一瞥便是满树杏花,再来几滴小雨,颇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韵味了。杏花是蔷薇科杏属的植物,花开五瓣,花托微红,单看杏花确实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不过几大株杏,配上树旁矮矮的街灯,也有一番岁月静好的感觉。
七号楼前的杏花杏花花期不长,同时期开放的梅和榆叶梅都要比它的花期长上一些。先说梅花,学校里的梅基本都是花梅,如果种上果梅,怕是食堂要就地取材做青梅了。学校的梅花大多是粉红色和白色的,两种颜色的梅花香气都很浓郁,梅花的香像是积累了一个冬天,很有张力,离得很远也能闻到,不过学校的梅花都没怎么经过修剪,也没有特别大株的梅花,零零散散在法院和数院前边的花圃里,在图东教学楼东西两侧的空地上。不同于梅花开放时光秃秃的枝桠,榆叶梅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以假乱真的叶,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棵榆叶梅,我一直以为是榆树,结果却看那棵“树”还没我长得快,每年花期盛开一簇簇黄花,十分精致。学校的榆叶梅基本是重瓣榆叶梅,都是粉色的,虽没有香气,但是花朵娇小喜人,特别精致,榆叶梅的花瓣不是完整的半圆,细细碎碎的围绕在花蕊周围,但又不杂乱,反倒有一种小清新的风格。
数院门口的榆叶梅樱花自然是要说的,但是樱花种类实在太过繁多,盛开的季节也不甚相同,不同的品种我目前也不够了解,确实有的是关山樱,还有一些可能是东京樱和大岛樱,我也傻傻分不清楚。关山樱的花瓣曲卷,花朵下垂,好似娇羞的姑娘,很是多姿,可惜今年春天的几场大风让花谢得更快了些。晚间,走在法院前面的空地上,一排关山樱随风嗖嗖地抖着叶子和花,漫天花瓣飞起,如果不是这三月还裹棉服的天气,在那处静站一会,放个袁华的BGM相必也蛮相配。我没有仔细嗅过樱花,不过幸得以后还有机会仔细看樱。
傻傻分不清是大岛樱还是东京樱季春——三月温度升高,花开得更多了,农历三月又称桃月,大概这个月份的桃花最娇嫩吧。校园里桃花很多,法学院“惜时”日晷边上就有两株,绯红浅淡,犹似云霞,桃花瓣呈现一种椭圆形,花托处花瓣延展变为瘦长,颇有仙风道骨,不似杏花圆圆胖胖的可爱风格。桃是蔷薇科桃属的植物,不得不说,蔷薇科yyds,温带地区常见的乔木观花植物,得有一大半都是蔷薇科了,能看还能吃,能“造作”还能“实干”,着实不赖。说起桃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四五岁的时候特别野,整天去田里跑,还不知怎么就认识了苹果、桃、梨、杏这几种常见的温带果树的叶子,看到一株一指高的小苗就从田里拔回来栽到家里,也不管带没带根,拔了二三十棵,最后幸存的只有三棵,长了半个院子,结出来的桃子倒也蛮甜;大概是不会修理,到最后只是树越长越大,桃子却越结越少,无奈之下三棵全都被砍了头。学校还有一些碧桃,专门用来观赏,航雕塑前边的几棵尤其漂亮,花朵色彩多样,粉白掺杂,只是没有春华秋实那般的规规矩矩。
一株碧桃一株碧桃——再来个蔷薇科的植物吧,“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海棠是我来校园才发现的宝藏植物,之前以为海棠只是那种木瓜属的贴梗海棠,后来发现海棠中还有一部分是苹果属的,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都蛮漂亮,图书馆前种了两排西府海棠,数院前面也栽了不少,海棠花开时花瓣呈现渐变的色彩,前段有点像紫红色,后端则是粉白;不同于其他蔷薇科的花,海棠开花时已经长出新叶,新绿浅红才最有春天的韵味。个人感觉海棠有一种自带的古风气息,配上古楼飞檐,妥妥的一幅美妙画卷。张爱玲“一恨海棠无香”,我也曾使劲嗅过海棠花,还是有淡淡的香气的,只不过没有梅花香气那般张扬。
海棠飞檐说到香气,还有一种花的香气显得十分神秘,木犀科的丁香。说起丁香总能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配一把油纸伞,轻捻一簇丁香花,踏着青石板,可能便是春日的江南吧。校园里都是紫丁香花,白色的倒还没有见过,不过看着淡紫色的小丁香,仰头盛放,对着春日的暖阳和蓝天,想必即使有心中有愁怨,也是想要尽力解开的吧。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最后再来一种花,从图书馆到大活的那个路上,这几日开满了白花,那是楸树的杰作。之前我也没注意到校园里的这几棵树,今年最一开始只觉得叶子和家乡常见的泡桐有点像,今天看了落花才惊觉,原来花朵的形态也这么像,都是管状花目,落花之后也是像泡桐一样结了一个个小果,但这两者分属紫葳科和玄参科,不同之处也是蛮多的。睹物思人,小时候经常和祖父在泡桐下乘凉,春天一层层的淡紫色花落满院子,来威海四年,我只一次见过满树紫花的泡桐,就算如今回到家也季节不对,见不到泡桐花开,更无法见到的是泡桐树下我熟悉的身影了。
清和之始碎碎念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的花没有说,牡丹园的牡丹和芍药,花色多彩的月季,绯红烟云一般的紫薇,老枝生花的紫荆,不起眼的小蓝花阿拉伯婆婆纳,东环路上的紫花地丁,花圃中众多的蒲公英,以及就快能体验到的“满架蔷薇一院香”。前几日刚刚立夏,今天也已经进入了农历四月,四月清和,逐渐开始一年中最热烈的夏,夏季的花也并不会断,只是不再像春花那般具有一股隐忍了一冬的韧劲。
今年夏天的到来,也如往年一样,有喜有悲,往年都是喜欢这一股热烈和纯粹,伤怀匆匆而谢的春花,今年更加上临近毕业,情感更不知如何织就。不过幸运的是,我在今年春天看了很多花,只要没事就想看看花花草草,晃悠晃悠,可能许久之后,我在其他城市,其他地方再看到这些相似的小精灵,也会想起我在这座滨海城市四年中的一些点滴。
夏天来了,树木葱茏,走在树荫下,也好似勾起了熟悉的记忆,一年后的清和之始,或许也是一样。
文
Vincent
图
Vincent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佳佳
排版
佳佳
点击图片,参与留言!往期精选
13May
●在吃货这里,不允许有一条漏网之鱼
●我去图书馆
●是谁笑得好像花儿开了一朵?
●时光的信
●哭泣:与我讲你来时的路——记我和高小姐
●山威印象
●乘风归|通往山顶的五个路口(二)
●山东大学·撸猫校区
向广大朋友们征稿:
;
邮箱:jiajiabloss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