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斑病
葡萄灰斑病又叫轮纹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各葡萄产区有零星发生。
(一)症状
初发生时病斑近圆形,褐色至灰褐色、斑小。干燥时,病斑扩展慢,边缘呈暗褐色,中间为淡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灰绿色至灰褐色水渍状病斑,具同心轮纹。严重时3~4天扩展至全叶。后期,病斑背面可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霉层,导致叶片早落。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1)病原:
桑生冠毛菌[Cristulariellamoricola(Hino)Redhead],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2)越冬: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
(3)传播:
翌年长叶后,借风雨传播危害。人工接种在20℃条件下,孢子梗上的疣状突起6小时开始发芽,8小时左右可侵入叶片。若在伤口处接种菌丝,侵入后3天发病,6天病斑可长到2.9~6.6厘米。
(4)气象条件低温、潮湿多雨、少光照有利于发病。
(三)综合防治
(1)防治灰斑病的关键是消灭越冬病源,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葡萄萌芽前全树喷布1~3波美度石硫合剂、95%精品索利巴尔可湿性粉剂~倍液或在萌芽初期喷45%硫悬浮剂~倍液以灭杀越冬病菌。
(2)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3~4次。常用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0~倍液、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一0倍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