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我家的小区,建成十年有余,并不是什么高档小区,也没有名贵的花草树木。地块方正,18栋建筑围绕中央景观辐射排开,建筑多为小高层建筑。楼栋排布非常合理,因为楼间距比较大,完全没有遮阴的烦恼。
我猜想当初建设者的初衷是美好的单纯的,没有过多的利益考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入住后,我发现小区不仅容积率很低,景观植物品种都是现在的很多小区渴望而不敢用的。以致现在小区环境真如花园般,四季常绿,四季有花。春赏樱梅,夏赏榴,秋香桂花,冬香蜡,此番只道是寻常……
我将我的家,分为四季来欣赏。
季羡林老先生说“美”字笔画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
樱
小区里早樱晚樱都有,粉色的,白色的,单瓣的,重瓣的,大多长势良好,树形开展。
没有如今喜爱的列植手法,大多是三三两两点缀在绿化组团或者入户绿地中,没有现如今的樱花“气候”,但是这种点植有个好处,就是在春光明媚的一天,拿快递回来的路上,不经意间看到路边这样的满树繁花,什么样的烦恼好像都被春风吹走了,思绪随花瓣飞舞,不禁感叹,浪漫是可以不分时间和地点的,更无关乎哪个人。
海棠
小区的海棠都是垂丝海棠,和樱花一样,散植在各个绿化组团中,不到小区各景观节点是看不到的。这估摸是让人们多出门走动走动的意图吧,太容易看到的景色,是不会觉得新鲜的。就像在南林的三年,每天樱花树下来回穿梭,竟不知后日这里将是网红景点。真真应了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小区里的海棠,有的掩映在乔木下,有的植于阳台南草坪上,向阳花木易为春,那些向阳的总会比掩映在乔木下的开的早,开得多,自然规律,谁也撼动不了。
玉兰
玉兰是高挑的,随意点植在房前屋后、中心花园里,孤独却显眼。在许多植物还没有发叶的时候,她早早地将花展现出来。玉兰的花高高在上,洁白无瑕,宛如仙子,不可亵玩。凋落的时候,是一片片地,很不舍的感觉。
紫玉兰比白玉兰矮小一些,姿态也更妖娆一些,也许因为紫色的花没有纯白的圣洁,需要在姿态上婀娜一些,才能引来目光吧。
花界很有趣,但凡花朵艳丽的,大多是没有香味儿的,但是有香味儿的花,大多也都是不美的。原来人无完人这样的规律,在花界也是遵守的,可能本来,缺憾也是一种美。
紫叶李
紫叶李,一种在我设计过程中,使用率很高的花乔,说的好听,是性价比好,换言之,是便宜好用易成活。合肥长江路两侧香樟和紫叶李的道路分隔带搭配,花期的时候是比较壮观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以前总觉得她叶子脏兮兮,花也小兮兮,跟海棠樱花比起来,没有亮点。
但我小区里的这条小路,彻底颠覆了我对红叶李的认识。
这条路不长,百米有余,小青砖铺成,西侧是地库入口,东侧是架空层,南北均通往小区的主路,中间有很多的分叉小路通往小区里各个区域。小路两侧列植了紫叶李,紫叶李下面是低矮的红叶石楠和收边的麦冬。紫色的树叶,两侧的树叶已经搭冠,黑色的树干,笔直的小道,走在这条路上,悠幽之感顿生。逢花期,满树繁花,繁花漫道,紫叶李的花是偏小的,花瓣小而圆。不耐风吹,粉白的花瓣落在灰色小道上,落在红色的红叶石楠上,感觉世界都颠倒了,分不清上面是树还是地下是树。如果恰逢一场春雨,乍暖还寒,白色的小花紧紧抱着黑色的树干,黑白分明;晴天也是美的,阳光穿过紫色的叶子洒在红叶石楠上,反射着红色的光,落在灰色的小路上,树影斑驳,树干也是斑驳的,仿佛走在了爱丽丝的梦里。
花界确实是神奇的,原本觉得平平无奇的花,竟然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可以有极美的情境。换个角度想,大概平平无奇的是人吧,总是自以为是把美丑定义的那么明确,世界原本就是复杂的,无数种的组合,人是无法一一试验出来的。
待后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