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初冬的樊城西郊
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蜿蜒起伏
穿过静谧的田野乡村
这就是即将通车的
樊城“一号乡村公路”
也是广大襄阳市民期盼的
网红路、幸福路
一号乡村公路是樊城区重点谋划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该路东起普陀堰,西至太平店镇与老河口交界处,连接普陀堰、白龙堰、青龙堰、黑龙堰、黄龙堰等九座水库,涉及沿线22个村,全长50.7公里,全线依山傍水,风景迤逦,正所谓“一线穿明珠、九水润樊城”,对樊城区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道路绿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整个绿化工程投入近万元,实行高标准、全路段、立体式全程景观化打造。工程设计遵循六个理念:突出乡村特色,田园风光;突出本地树种,乡土气息;挖掘乡村文化,赋予灵气;结合自然禀赋,适树适景;突出常绿树种,常青常绿;树、花、叶、果相配,形色变换。
乡村共奋进奏响新篇章
——“十三五”樊城农业农村发展回眸
驱车从樊城区牛首镇普陀堰出发,一条以“一号公路”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线路,连接普陀堰、白龙堰、冢子湾等水库,串联起沿线20个村,将山水风光、历史人文、田园绿道、水果采摘等融为一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乡村休闲之美,体会乡村韵味。
如今的樊城,一个个美丽乡村风景如画。“十三五”以来,樊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咬定硬任务、把牢基本盘,开新局、共奋进、谋新篇,乡村振兴步伐坚实有力。
改善环境绘就新画卷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牛首镇花园村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花园村,只是樊城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樊城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支点,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补短板强弱项全域谋划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和人居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走出一条具有城郊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几组数据可以反映出乡村的蝶变:每年投入万元,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全区18.3万村民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服务,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投资1.78亿元,建设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6个,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年完成无害化厕所建改户,新建农村公厕座;目前已实行87个村(居)亮化、雪亮工程全覆盖,配置村庄电力或太阳能路灯余盏,安装视频探头个;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工程,超计划完成道路绿化棵、村庄植绿2.2万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樊城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村庄美、生活好、环境优、共和谐的美丽宜居乡村。
现代农业呈现新优势
樊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推进城乡融合,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依托樊西八大市场集聚区辐射、带动优势,全力搅活现代都市农业;围绕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形成柿铺梁坡社区、牛首镇刘古岗村等6个近郊蔬菜生产专业村;围绕卉丰源花鸟古玩博览中心,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培育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25家,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亩;围绕关圣古镇、“一号公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业,将农业种植与休闲观光、科普展示、采摘体验有机结合。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正逐步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樊城区立足稳面积、提产能,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品质,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全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全区现有小龙虾、鱼、泥鳅等水产养殖面积.2亩,年产量.5吨,确保“稻渔双赢”。
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有力促进全区农业生产由单一的农户分散种植向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种植转变,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
乡风文明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樊城区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广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
一口老古井、一个大磨盘、一个黑陶罐……这些陈列在村落里的老物件,皆是光阴在历史古迹上的残留,每一处都蕴含着文化,每一寸都承载着乡愁。
樊城区注重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采取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等举措,全面实施村史室(墙)建设,增强群众的乡土情结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建章立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开展评选家庭美德、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婆婆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文艺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走进农村,深入浅出宣讲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让群众听得明、记得住、会致富……如今,樊城区的广大农村民风更淳、民心更齐、干劲更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十三五”期间,樊城区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未来可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樊城区“三农”工作在新赛道上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绿化设计中融入张湖村张继文化,金牛村诚信文化,张岗村作坊文化,石河村龙腾文化,大冲村红色文化,先进村祠堂文化,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旅游路、文化路、产业路。
绿化路段全长50.7公里,分别栽植栾树、银杏、柳树、国槐、海棠、樱花、红枫、合欢、红叶石楠、紫叶李等乔木,可谓一段一景观;同时搭配腊梅、紫薇、夹竹桃、红花檵木、石榴等花灌木,并配置月季、刚竹、草坪等。
整个绿化工程将于农历年底全部竣工,沿线将形成“一路四带十景”,即田园漫道、文化逸道、农耕勤道、乡野绿道;渔人码头、国防教育基地、男耕女织、农耕嘉年华、IP体验馆、张继文化广场、碧野红荷、田园牧场、婚纱摄影基地、普陀花海。
不远的将来
必将催生襄阳西郊又一条
靓丽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新典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