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42004.html
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独立成篇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念、举措、要求,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向、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树立起“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技术创新,绿色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美丽中国”不仅指视觉层面的美丽,更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碳以及循环简约为特征的绿色生态之美,还是以舒适、清洁、无毒无害为目的的健康生态之美。园林植物是各类绿地发挥生态效益的重要载体,用什么样的园林植物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专题以园林植物筛选为主要切入点,一方面从节水抗旱、抗盐碱、抗土壤及空气污染、防火等因子筛选“皮实”的园林树种来达到节约降耗之目的;另一方面筛选具有抑菌、杀菌、滞尘、减噪、耐阴等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达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目的。同时在以上筛选的园林植物中挑选工作基础较好的种类开展繁殖栽培技术的研究,培育用于北京城市园林建设的新优生态功能性植物。
一
北京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情况调查摸底及富集园林植物评价筛选
在北京市区范围布点采集土壤标本,测定多环芳烃含量发现:含量较高的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城区西南,另一个含量比较高的区域则位于焦化厂周边。相对而言,离中心城区较远的东北、西北及城区南部地区,多环芳烃含量则相对较低。
通过分析确定公园样地内富集多环芳烃能力较强的是园林植物有白皮松、枫杨、雪松;道路样地富集能力较强的是白皮松、侧柏、紫叶李。道路样地内,富集2环多环芳烃能力最强的是碧桃;富集3环多环芳烃最强的是油松,富集4环能力最强的是油松,富集5环最强的是油松,富集6环能力最强的是白蜡。各树种叶片内3环多环芳烃占比较高,5、6环多环芳烃占比较少。
二
耐旱、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与评价
对北京近年苗圃市场推广较好的新种类进行耐旱及耐盐评价筛选,筛选结果可以直接和苗圃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培育推广的效率。
分别建立了耐旱、耐盐园林植物评价筛选体系各一套。市场新推园林植物种筛选出耐旱乔木品种3个,分别是:加拿大肥皂角、‘精品’加拿大红樱、‘银皇后’银白槭;耐旱灌木品种2个,分别是:‘索格纳’丁香、‘埃塞斯’丁香。
三
抗大气污染树种筛选与评价
在道路分车带设置实验地点,测定了60余种传统的和新引种的园林植物生长状况与生理指标。新引种植物中,抗空气污染表现较好的有美洲朴、银白槭‘银皇后’、绣球’安娜贝尔’;传统植物中,抗空气污染表现较好的有元宝枫、郁李、锦带花‘红王子’、五叶地锦、山桃。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针对空气污染因子的筛选评价体系。
四
具有抑菌功能的园林植物筛选与评价
选择40余种北京常见园林植物,研究其散发的挥发性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能力。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各菌种的菌落数量比较得到,抑菌性较强的园林植物有:青扦、华山松、沙地柏、矮紫杉、圆柏。
五
具有防火功能的园林植物筛选与评价
城市是人口密集地区,一旦发生火灾常常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一些园林绿地还是应急避难场所,需要更好的防护能力,干燥的冬天枯枝落叶常常成为火灾的隐患,对园林绿化树种的阻燃能力进行评价也是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测定了51种(13种常绿树,38种落叶树)北京园林常用树种的灰分、热值、含水量、燃点、粗脂肪等指标,进行防火性能综合排序,初步筛选出部分阻燃能力较强的园林植物。
六
具有减噪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筛选及群落配置研究
利用单一树种布置声场测定环境,研究了不同树种的树体结构、气象条件对减噪量的影响,构建了相关系数矩阵,发现树冠体积、树冠高度、叶片质地对减噪量的影响更大,叶片倾斜角度在0-30°之间的叶片对噪声的阻隔能力强于叶片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的叶片。减噪率较高的园林植物是修剪成球形的龙柏,其次是白皮松、雪松、云杉等,减噪率在20%以上。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五环快速路两侧布置实验点,测定了不同组合的园林植物群落对噪音减弱影响,建立噪音在群落周边的时空变化热力图,初步研究群落结构对噪音传播的影响,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策略提供支撑。
七
具有滞尘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评价筛选
在紫竹院公园、莲花池公园、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八家郊野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设置样地处,对照样地9处。监测绿地中(纯林)片区的空气粉尘含量(PM2.5、PM10)与常见植物群落空气粉尘含量,采用质量浓度比方法测定60余种园林植物的滞尘量,分析滞尘量与植物叶片特征的关系。发现:植物滞尘能力与其叶表特征、种植密度、株型结构、整株叶量及所处环境区域、时间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筛选出常见园林植物种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包括油松、侧柏、云杉、旱柳、绦柳、毛白杨、加杨、白皮松、桧柏等。
八
生态功能植物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发
引种了红叶腺柳、柠条锦鸡儿、花棒、金露梅、黑果枸杞等具有抗旱节水能力的园林树种。建立了小花溲疏、香荚蒾、猬实三种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生根成活率在80%以上。
构建并优化了黑果枸杞的组培繁殖体系和大田栽培技术;筛选出3个具有高产、密枝、速生特性的黑果枸杞种质,建立示范园10亩。
专题负责人
刘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有:花卉栽培生理及产业化生产;园林植物种植资源超低温保存;花卉衰老与贮存保鲜研究。
专题主要参加人员
王四清、于晓南、李湛东、袁涛、李庆卫、李青、刘秀丽、王忠君、陈瑞丹、李秉玲、高健洲。
责任编辑:袁茗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