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只会从护士身上找原因,太

导语

导语样式

管理有五要素呢,怎么就只强调“人”的因素?别再这样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了!只盯着护士不放有意思吗?你们身边出了这样的护理差错事件,是否也是这样进行的分析。这样的案例随手掂来,比比皆是。案例1某日上午来一急诊病人,医生匆忙开好医嘱后即上手术室做手术(因手术室催得紧),至中午该病人输液完毕,一低年资护士检查治疗台及巡视卡后发现无液体即准备拔针,正好被一高年资护士瞧见,该护士清楚地知道该病人为禁食病人,不可能输液完毕,当即制止拔针行为,并马上翻阅病历,发现是医生开的液体量过少,即时通知医生,补开了医嘱。避免了该病人可能因补液量不足导致脱水现象的发生。我们来看它的原因分析1、临床经验缺乏。2、对病人的病情不了解,只顾机械性执行医嘱。再看护理管理对策:1、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写检讨,在全科护士会议上进行讨论,强调护士对医嘱把关的重要性。2、护士应掌握禁食病人的补液原则。3、切记凭主观印象行事。4、表扬高年资护士具有高度责任心,批评低年资护士不详细掌握病人的病情。5、加强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再来一个临床案例!案例2某日中午,一低年资护士接诊一手术患者后,发现该患者液体快滴完了,于是立即给该患者更换上一瓶液体,与她共班的一高年资护士马上就意识到:“这位新护士可能不知道手术室接的液体通常不用排气管。”于是赶紧跟过去,果然不出所料,新护士接完液体刚离开,病人输液管内就进了一小段空气,于是赶紧关掉补液,拿了个7号针头当排气管插进去并排出空气,重新调好滴速,由此避免了一宗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有没有丝毫的改变呢?1、临床经验缺乏。2、粗心大意,对病人所用的输液管道认识不足。3、高年资护士责任心强,值得表扬。整改措施,除了护士,还有别的新鲜点的对策不?1、在全科护士会议上强调安全注射原则,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守。2、加强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3、低年资护士应向高年资护士学习,请教。……还有更多,全是从护士身上找原因的:护理差错15例案例分析,真的需要看!诸如此类的护理差错分析整改案例,在护理人员身边比比皆是,唯有如此的自省、自我掏心掏肺的剖析,医院管理层面、护理管理层才会认为你认识到位了、印象深刻了、懂得以后怎么做了。不然,就会有人这样说:为什么同样的上班,为什么别的护士身上没出事,不良事件就发生在你的身上?!这是有些人挂在嘴边的话。可谓是张口即来,丝毫不费丁点力气。可是,这些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真的只是护士单方面的因素吗?管理上培训到位了吗?配套支持系统跟上了吗?护士的关怀想到了吗?使用的护理耗材是不是已被淘汰该换代了?有没有生产厂家源头上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要出事了,只会把眼光定在护士单方面!这样做,对护士显然有失公允,看待、分析问题是片面的。为什么每次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士长第一条,总是爱写“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写这一句很容易,想没想到临床护士对这句话已经反感再反感,可谓是“厌恶无比”?为什么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因为笔者写过此类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文章,也留下过“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的字句,后台有护理同仁留言,直接了当地对此进行了抨击,至此,我才知道,这句护士们耳熟能详的话,对临床护士伤害有多深,反响有多激烈。至此,再遇有此类的护理不良事件,笔者都会慎用这句话。因为,我看到这句话,也烦。不是我们不用心,不是我们责任心不强,我们已经很用心了,我们的责任心也很强,可是很遗憾,这样的护理差错,它还是这样眼睁睁的发生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护士们心里好受吗?发生用错药事件,绝非护士一人之责。美国护士玛丽用错药,与中国护士用错药,同样的蓝天白云下,国内外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对于护士用药错误的预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l/8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