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表现突出的驻村帮扶干部进行表扬的通

陇南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关于对表现突出的驻村帮扶干部

进行表扬的通报(七)

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广大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深入农户,认真履行“六大员”职责,发挥各自优势拓展丰富内涵,与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驻村干部。为了激励先进、激发斗志,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驻村帮扶工作氛围,市帮扶领导小组决定,对工作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分批进行通报表扬。经县区推荐,决定第七批对袁麒涛、杨建平、马泽云、杨吉平、张强、李昌平、王旭亮、吕恺、董高翔、卢昌玮、李金龙、王建设、赵尔团、孙志刚、李鹏等15名驻村帮扶干部进行通报表扬。

希望受到表扬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创工作佳绩。希望全市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向受表扬的同志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沉下去和老百姓一块苦、一块干,把驻村帮扶工作往深里做、往实处抓,全力以赴、保质保量落实好驻村帮扶职责任务,为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表现突出的驻村帮扶干部简要事迹

1.袁麒涛,男,市司法局派驻宕昌县新寨乡宋家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帮助指导村“两委”和班子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分工,完善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将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谈心交心、全面掌握户情意愿作为常态化工作,及时衔接乡镇和帮扶责任人精准调整帮扶措施,有效落实“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制度。倡议并组织为村上一特困家庭募捐1万多元,衔接民政部门为该户一精神疾病患者落实了相关救助政策,医院治疗,医院为该户另一右手残疾患者做了手指整形手术。汇报帮扶单位为村民购买发放了10万元的无刺花椒苗,邀请农技人员到村开展栽植技术培训指导,全村发展花椒多亩。多方募集资金6万多元,修建产业路6公里。发挥职能优势,组织开展法治讲座10场,协助申请法律援助15件。疫情期间,为村疫情监测点购买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并捐助资金元。联系青岛一律师事务所,与宋家山小学建立了帮扶关系。

2.杨建平,男,市住建局派驻宕昌县新寨乡大院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根据大院村耕地稀缺且土壤贫瘠的村情实际,帮助制定了以劳务为主的贫困群众增收规划和帮扶计划,并积极协调帮扶落实。凡在村开展工作时,坚持每天走访村上留守及孤寡老人,了解掌握身体状况,帮助解决急事难事。发挥职能优势,积极联系建筑企业、工地,为村上28名未就业劳动力提供了岗位。多方争取资金支持,修缮灌溉水渠50米,硬化村文化广场平方米、入户路米,购买垃圾清运车1辆,更换了6盏太阳能路灯电池。学生暑假期间,通过在村文化广场放映电影的形式,丰富群众特别是老人和学生的文化生活。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在村防疫第一线,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共同捐资为村疫情监测点购买了口罩。防汛抗洪期间,积极参加险情隐患排摸、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及时掌握发布汛情信息,走社入户提醒群众做好应急准备,并协调争取市总工会安排应急抢险资金1万元。

3.马泽云,男,省教育厅派驻文县临江镇元岭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规范建立各类党建资料。汇报帮扶单位筹措资金10万余元,支付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用地费用,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村党群服务中心购置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建设了党建文化墙,为村上购置安装防汛预警设备5套,修建村门牌一座,为群众购买发放化肥8.5吨,为村上学生购买发放学习用具80多套。为谋划发展增收产业,赴四川考察学习了七叶树种植效益等情况,自筹资金购买种子进行试种,并取得成功。自筹资金为村上特困户购买中华蜂10群。帮助“空壳”村合作社启动运营,指导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联系销售群众农特产品红葱斤、花椒斤、蜂蜜斤。发挥行业优势,组织举办“元岭山村中小学生家长教育能力培训班”3期、“元岭山村中小学生免费课程辅导班”12期。协调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开展了“医暖人间·情满乡间”大学生爱心服务团实践活动,为多名群众进行了健康指标测量和疾病诊断。新冠疫情期间,顾不上照料瘫痪在床的老父亲,第一时间奔赴帮扶村,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暴洪灾害期间,坚守在抗洪第一线,核查灾情、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抢修通村道路。

4.杨吉平,男,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碧口镇井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全面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各类台账资料,认真组织落实谈心谈话、“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制度;大力宣传引导村上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立标杆树榜样,动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帮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指导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申请帮扶单位资金为村民购买发放鸡苗0只,帮助指导发展养殖中蜂多群、生猪多头,种植中药材白附子亩、乌药亩,建红心红薯种植基地亩,种植魔芋亩、藤椒50亩。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改厕改圈60户,硬化入户道路5.6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2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及管饮工程3处,修建文化广场一处,建造小景点14处,修建垃圾池18个。疫情防控期间,逐户宣传防控常识,坚持值班值守。“8.12”抗洪抢险中,在做好帮扶村险情预警、群众劝导等工作的同时,号召组织村上党员群众80多人积极参与碧口镇区清淤靓镇工作。

5.张强,男,文县自然资源局派驻石鸡坝镇岷堡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深入走访摸底,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了“岷堡沟村三年发展规划”。年发生地质灾害时,通村道路被大量土石掩埋,及时汇报帮扶单位立项实施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汇报争取帮扶单位为村党群服务中心购买捐赠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争取帮扶单位补助资金1.7万元,组织清理了河道沟渠垃圾淤泥。积极参加拆危治乱和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与镇村干部一道组织拆除危房间、乱搭乱建及残垣断壁8处,新建小广场1处、卫生厕所96座、公共厕所2座。汇报争取相关行业部门,为村民免费发放无刺嫁接花椒苗2万株和黄芩、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种子公斤,并邀请农技人员到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协调组织帮扶责任人为贫困户购买发放农药2箱、电动喷雾器2台。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动员同事和亲戚朋友,销售群众蜂蜜80斤、花椒斤。充分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功能,与村妇联激励组织村上妇女为孤寡老人等特困群众清洗衣物和床单被褥、打扫室内外卫生。自驾车辆送4名残疾人到县城,帮助办理了残疾证。

6.李昌平,男,文县融媒体中心派驻玉垒乡余家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自年驻村帮扶以来,认真落实驻村职责任务,全身心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户走访、谈心交心,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户情和群众意愿想法,与乡村干部和其他驻村工作成员一道探讨研究,并咨询征求相关专业人员建议,谋划制定了村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汇报争取帮扶单位和行业部门资金技术支持,引导帮助群众种植辣椒亩、核桃亩、魔芋50亩,养殖中华蜂50群、猪30头、鸡0多只;协调保险公司及时为26户辣椒种植受灾户理赔2.5万余元。帮助成立了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合作社发展资金10万元,指导建立了脱贫带贫机制,通过种植果蔬和合作社效益分红,全村贫困户增收0元。争取交通和水务部门支持,修建产业路10余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0余米。长期组织村志愿者入户宣讲脱贫攻坚等惠农政策,为孤寡老人、老党员等洗衣服、理发和打扫卫生。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值班值守,协助村医对全体村民进行了身体健康状况初步检查。“8.12”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村民拉警预报险情,与村干部一道全面排查险情隐患,搭建零时居住点,疏导群众情绪,转移安置村民27户、60多人。

7.王旭亮,男,成县县委组织部派驻纸坊镇梁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年以来,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先后到3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村内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文明实践”“党日活动+厕所革命”等系列党日活动;每月坚持给党员群众上1堂党课、组织开展1次党日活动,每周组织召开1次支委会1次党小组会。协调落实资金多万元,建成了村卫生室和活动广场,硬化了通社道路。组织带领村民打造小景观5处,在村主干道两侧栽植红叶李、樱花等行道树棵。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全村种植中药材0余亩,占总户数的90%。今年春耕期间,协调相关部门为村民免费发放化肥袋,动员组织群众种植艾草、万寿菊多亩。帮扶指导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带贫机制。创建了“党支部+妇联+团委+公益性岗位”模式,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核桃树综合管护等活动。积极配合村医,组织动员对全村50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防汛抗洪期间,全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方筹措资金1.3万元,租用铲车挖机,及时对通村及3条通社道路进行了清淤排障,维修水毁田间道路米。

8.吕恺,男,省司法厅派驻成县鸡峰镇潘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带领村“两委”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培养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和服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2起,提供法律帮助3人次。汇报帮扶单位每年为新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0元助学金;争取社会力量帮扶资金3.2万元,慰问村老党员及资助大病患者和贫困家庭学生。汇报帮扶单位为村党群服务中心捐赠了价值0多元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动员同事和朋友购买村民的农特产品,帮助销售了价值3万多元土蜂蜜和核桃等产品。疫情期间,为潘山小学募集了价值0多元的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逐户走访,宣讲务工补助政策,动员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劳务输转人。组织成立了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开展拆危治乱、人居环境整治、防汛安全大排查等活动。8月中旬的暴洪灾害,潘山村断水断电断网,通过报警器、敲锣、大喇叭等及时向群众发出预警信息,组织避险转移群众13户39人,砍伐威胁住房安全树木多棵,带领干部群众清理打通通社道路3.5公里。

9.董高翔,男,市审计局派驻成县鸡峰镇两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积极参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制定村规民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多方争取支持,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办公家具。协调落实项目资金,新建村小学1所、幼儿园1处、文化广场1处、标准化篮球场1座,硬化庭院户;协调有关部门,为村上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汇报帮扶单位筹措资金,为村民购买发放花椒苗12株、桔梗籽0斤、化肥袋、修剪工具套、电动喷雾器台。帮助指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产业,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倡议单位同事和村民为一患白血病贫困村民捐款4元,为村上20名学生捐赠了爱心书包及文具,向村上困难群众捐赠衣物60件。疫情防控期间,全面排摸“四类人员”,建立防疫台账,组织返村人员居家隔离和定期检测体温,汇报帮扶单位为村监测点捐赠口罩个、84消毒液20升、方便面25箱、牛奶20箱、矿泉水30箱。防汛抗洪期间,逐户排摸险情隐患,及时转移险情隐患点群众,组织清理疏通道路,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10.卢昌玮,男,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派驻徽县江洛镇沿川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按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台账资料,规范开展党组织生活。汇报争取帮扶单位资金支持,注册成立了徽县哆来咪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建立了脱贫带贫机制,全村养殖中蜂0多群,产蜜近万斤,养殖户直接经济收益达30多万元,合作社为1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元、为村集体分红元;多方联系销售养殖户蜂蜜0多斤。大力宣传推介沿川村苗木,帮助寻找销路,年以来为村民销售各类苗木多万株、价值多万元。为2户有长期患病人口的贫困户,向帮扶单位申请落实了2万元的医疗救助金。多方筹措资金,为村上2户特困家庭,修建了住房。邀请医务人员到村开展义诊活动。防汛抗洪期间,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了抢险队、巡河队,多次全面摸排险情隐患,动员帮助险情隐患点住户及时转移,在水毁及滑坡路段设置了警示牌,带领干部群众疏通河道、桥梁和涵洞。

11.李金龙,男,徽县交通运输局派驻嘉陵镇庙垭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协调资金为村党群服务中心安装了LED显示屏,制作了“庙垭村透明墙”,定期公开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衔接组织12名党员参加了中蜂养殖、苗木生产等技术培训,提升党员致富带富能力。汇报帮扶单位筹措资金、安排项目,硬化通社道路6.4公里、村内巷道0多米,修建了村幸福广场,打造小景点4处,更换维修了村排水管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栽植行道树株。医院大夫为村民开展了义诊活动,组织协调帮扶干部到村为群众免费理发。协调县妇联为一贫困户患者安排“两癌补助”1万元,并协调办理了民政救助。积极参加“拆危治乱”工作,耐心细致为群众做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全村拆除房屋23户50间、残垣断壁25米,维修房屋21户60间,栽植绿化树60棵。疫情防控期间,组织设立疫情监测点5处,组建了疫情防控宣传队,联系全国各地战友捐赠口罩个、消毒液5桶斤。抗洪救灾期间,为8处险情隐患点制作安放了安全警示牌,与村社干部和群众一道疏通道路,组织群众开展自救。

12.王建设,男,徽县地病办派驻栗川镇龙洞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完善落实村级党务和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和党组织生活。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特色产业,帮助指导村上注册成立了中蜂养殖和肉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动员村民流转土地20多亩,租赁房屋10余间,建养殖大棚3座,养殖中蜂群、肉兔只。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万元,硬化通社道路4.5公里,修建便民桥1座、防洪堤80多米、护坡多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余盏。积极参加拆危治乱和人居环境治理行动,逐户动员群众,并与乡村干部和群众一道拆除危房、清理垃圾、美化环境,全村拆除危旧房屋42座间、残垣断壁22处米;组织群众在村道两侧栽植樱花树棵和种植花草0米,打造小景点5处。根据群众需求和意愿,汇报帮扶单位邀请医疗机构专家,到村开展义诊活动3次,为多人次进行了心电检查和地方病、麻风病全面筛查,并发放了价值0多元的药品。疫情防控期间,多方筹资为村上购买医用酒精40斤、84消毒液40斤、口罩多个。防汛抗洪期间,排查险情隐患,宣传防灾救灾知识,与村干部一道组织转移安置群众12户,组织清理滑坡点和塌方14处,抢修受损道路和产业路2多米。

13.赵尔团,男,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派驻西和县大桥镇李坪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配合镇党委在全镇率先落实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工作,李坪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党支部”。汇报争取帮扶单位先后安排资金万元,改善基础条件,扶持培育产业,支持发展教育,修建“富民产业路”7.5公里,维修村社道路3.5公里,硬化入户路米,整治残垣断壁3处,新建村文化活动广场1处,整修晾晒场0平方米,打造小景点8处,制作文化墙50平方米,改造“黑房子”8户18间,修建水冲式公共卫生间1座;购买花椒烘干机2台、色选机1台、旋耕机7台、多功能智能无人机1台,为全村每户农户购买化肥11袋、地膜3卷;连续三年为村上考入高中和中职的学生奖励元、高职和大专的学生奖励0元、本科的学生奖励0元。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帮助村合作社销售了价值万元的花椒。根据贫困户所需和意愿,及时衔接提醒帮扶干部落实帮扶措施,协调所有帮扶责任人为每个帮扶户捐赠电磁炉1台。组织开展“十佳村民模范”“十佳文明家庭”评选奖励活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关心关爱特困群众,经常性入户走访,帮助维修电路、水管等生活设施设备,出资为一“五保户”购买了洗衣机。

14.孙志刚,男,兰州市安宁区卫健局派驻礼县白关镇苟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按照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完善和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健全规范各种档案资料,协助镇党委和村支部调整村组干部3人;汇报争取帮扶单位捐赠了一批办公设备。争取安排项目资金,硬化入户道路平方米。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在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谋划制定了产业发展思路,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为贫困户引进良种肉牛22头,帮扶指导发展规模养羊户4户、规模养鸡户1户、种植中药材多亩。发挥职能优势,通过选派单位远医院专家对35名村民进行了疾病诊治,开展健康扶贫活动2次,捐赠药品及器械2批。帮助17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落实了相关补助政策。带领帮扶队员到留守适龄儿童家庭常态化开展亲情辅导教育,为一贫困户家庭学生捐赠助学金元。逐户宣传劳务输转政策,动员村上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输出劳动力人,发放劳务奖补资金万。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编制柳条篱笆米。疫情期间,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志愿捐款元。

15.李鹏,男,礼县自然资源局派驻罗坝镇长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积极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协调为村党群服务中心安装了LED电子屏。引进投资10万元,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1处。汇报帮扶单位购买发放苗木,帮助群众种植乌龙头亩,组织村民栽植行道树株。争取帮扶单位资金10万元,修建河堤多米。积极参加拆危治乱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宣传动员村民拆除危旧房屋间、残垣断壁28处米;多方帮助解决部分群众筹资难题,联系协调施工人员,新建房屋23户;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投入帮扶资金万,改造房屋58户,打造小景观8处,新建文化广场1处,绿化村道两侧平米,维修河堤米。逐户逐人宣讲劳务奖补政策、摸底了解情况,动员村上劳动力外出务工,根据愿望需求多方联系务工岗位,引导组织村上90多人到青岛、天津等地务工。积极联系经销企业组织,动员同事和亲朋好友,帮助销售黑木耳余斤,价值5万余元。与当事双方谈心交心,讲解政策法规,疏导负面情绪,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余起。通过扶贫夜校,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和培训40余场次。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认真开展防汛抗洪工作,组织全面排摸险情隐患,疏导安抚群众、维修受灾房屋,协调机械清理塌方滑坡6处。

(来源:陇南驻村干部)

监制:石鼓责编:杨丽君编辑:马丽红校审:姚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l/7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