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
雨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接连不断。今天什么也不想做,就想写一写六月中旬的扬州之行。
可真是奇怪,有心情的时候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心情却差了些。带着郁郁的心情,还是想记录一二。还是以前那句话啊,趁着心情还在,赶紧把想要做的事做了,不然过了时间,就再也没有当时的心境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前没有刻意在地图上看过扬州究竟在哪里,却因着这一句诗总觉扬州应该是在极江南之地,也因着隋炀帝觉得这是个充满风情旖旎可人的美人城。事实上看了地图才发现,扬州还要在南京以北、长江以北。心里真真是奇怪的紧,也有些莫名的失落——难道理解错乱,印象中极具江南特色的扬州并不属于江南?查了相关信息才发现,扬州在文化意义上已经是江南地区的代表城市之一了。
起初选了去扬州并不是因为内心有多么渴望——毕竟比起美味的成都、厚重的西安(都因为各种原因还没去过),扬州似乎看上去并没有多少让我痴迷的地方,只是今年这个情况,相比之下,扬州车程近,也有着从古至今为人歌颂的美景,所以没有纠结太多,买了票就奔着扬州去了。
甫一出站,打了车就奔着目的地而行。坐在车上,从车窗看着这个城市。第一感觉就是——好安静好安静的江南小城。一个“安静”已经不能表达这座城给我的第一印象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口相对较少、水流较多的缘故,总觉得这座城的角角落落像是长了些许绿绿苔藓,温润静谧,充溢着慢节奏的气息。
没由来地觉得“扬州慢”这个词牌名起的真好,真是一下子就戳中连通了古今文人墨客及像我这样的游人的心境吧。
个园
安放好了行李,便往个园出发。网上比较推荐个园,个园面积大一些,而个园的竹与名内在的联系,也早有耳闻,比较有趣。旅游嘛,也贪心不得,去一个园林就可以了。
三点多左右出发,住的地方离个园不远,就步行过去。步行的好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仔细且自由地去感受。这不,刚出门儿不久,就有点饿了,巧的是马路对面一家酒店在门口支了个摊儿,心里暗自悱恻:原来网上发布的酒店改卖包子、幼儿园改卖早餐都是真的啊,悄咪咪把自己口罩捂了捂,别问,问就是因为怕死。
“阿姨给我来两个,一个要……再要一个……”之所以用省略号是我不记得自己买的啥馅儿的了。付钱的时候,问价钱,阿姨的回答让方言白痴的我直接蒙圈,真的没听明白,感觉几个音节像被一根线拎着,直接滑过去了,这就是吴侬软语吗……
“多……多少钱?我没听懂。”
阿姨还蛮温柔,“听不懂啊?”然后就用别致的普通话告诉我,具体几块钱我也不记得了,但是还挺好吃的,也可能是因为饿了。
不一会儿就到个园南门了,进去后,扑面而来的小家碧玉的精致之感,那位盐商对自己真好,建了个这么赏心悦目的院子,一角一落都是一景。
向来逛景点没什么章法,这次也只是大致随着路线走。果然许是有水的地方更为灵动一些,大大小小的亭台轩榭旁边尽是曲水相伴。移步换景,看到了个园名之所在——几近遮住天空的密密竹林,好是高耸,放眼看去,尽是茂密的绿意。竹子粗壮,小径纤细,果真“竹西佳处”。一片片长在竹竿上的竹叶,像极了“个”字上面的一撇一捺,一层摞着一层,竹竿也笔直中空。现下想想,“个”字虽形象竹子,可就两片叶子,怕不是棵秃竹。不过“个”字已经起的很好了,要是我来命名的话,估计啥也想不出。
个园之胜,在于四季假山。我们也是一转脚看到了人群,才知道面前的就是“夏”山,地上的石子铺成了莲花的形状,听到有导游说夏山的青灰色石头是太湖石,参差不齐的叠石各具特色,“横看成岭侧成峰”。石头下是个不大不小的水潭,上面漂泊着两大团睡莲,睡莲也是高低错落有致。水潭中有一块石头,据说被称为“镇园之宝”——鱼骨石。
像不像“月”字?也有人说像“丑”字
鱼骨石真的是完美体现了为何古人对假山情有独钟。一说它像极了剔除肉的鱼骨,又说三孔象征天时、地利、人和。人云此石可为月,可为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里倒是呼应上了。不过我想“丑”字之念应该是汉字简化后人们的想象吧。
一旁题有“壶天自春”的楼阁竟可供游人攀登,我和老可爱怎么能放过这个拍照的机会。老可爱在楼下找角度,我从假山的小道一路走上去,站在牌匾旁,堪堪煞了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没再细看其他三季假山,这就来到了住宅区。
看到这么多间房子,不由得感叹——这家人可真是人丁兴旺。两栋房屋之间的过道让我一时间来了兴致,毕竟戴望舒的《雨巷》实在是太应景。没有油纸伞,我只好用遮阳伞代替,请老可爱在身后为我留影,也算是模仿了一下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另一处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就是一处林荫大道了。其实道路也不甚宽广,只是在这个尽是强调“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里,算得上“大道”了。本来也无甚特别,只是这绿树红饰的,倒是十分养眼。
另一处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就是一处林荫大道了。其实道路也不甚宽广,只是在这个尽是强调“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里,算得上“大道”了。本来也无甚特别,只是这绿树红饰的,倒是十分养眼。
出了个园,旁边就是东关街,整条小吃街和国内其他地方并无异处,没遇到什么好吃的,便觉逛着无趣。
不过在小巷子里遇到了一堵长满爬山虎的墙,竟有种南大的北大楼的熟悉感。
去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司机,载我们走过长长的国庆路时,滔滔不绝地介绍道这是扬州著名的老街,很多名店总店就在这条路附近。车子驶过一个鸭血粉丝汤门店,他讲那对儿夫妻90年代就在开那个店,味道很不错。路的尽头还有一家卖金刚蹄出名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猪蹄儿,其实是一种面点……
晚上又出来觅食,本来想尝尝那家鸭血粉丝汤,无奈当我们赶过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整条国庆路基本都关门儿了。老可爱便说要不尝尝这里的烧烤,我便骑车跟在后面。地图导航也是神奇,带我们穿过条条窄窄幽暗的巷子,要是我一个人,绝对是不敢走的,直到转到大街上,我才松了口气。
这里的烧烤也很精致,许是怕客人吃的慢,食物会凉掉,便在每个桌子上放了一个铺了吸油纸的小烤盘。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
瘦西湖
来扬州,重头戏应该就是去瘦西湖了。
可能是小时候看了太多次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总觉得杭州西湖是个极尽浪漫之地,一定要与喜欢的人至少去一次。而扬州的瘦西湖所吸引我的地方无关浪漫,而是一种“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意的向往。
月,夜,桥,水。
静影浮动,该是有多美。可惜湖区夜间不开放,不然我们一定是要踏月而来的。
那天早晨去冶春吃的早茶,还不错,服务挺周到。蟹黄汤包肥嘟嘟吹弹可破的样子,我比较特殊,觉得嫩呼呼的皮儿挺好吃。特色菜大煮干丝,里面的汤和虾仁儿都挺可口。
从冶春过一个桥就是瘦西湖了。
瘦西湖是真的瘦,狭狭长长的一绺。可能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瘦西湖的地面铺得和杭州西湖挺像。沿着入门处长长的道路往前走,这条路上没遇到别致的景点,倒是湖边带着五六只天鹅宝宝的黑天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小天鹅灰绒绒的,脖子没有成年的长,怪不得有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丑小鸭”。
园林里,放眼望去一片绿意,虽然绿得有层次有色阶,可时间久了,也难免心生乏味,就在我心想“这也挺大众的”,抬眼就看到了一座红桥,起初觉得有些突兀,又看了几眼觉得眼睛终于可以换换色调了。
在前往二十四桥景点时,下起了雨,雨势渐大,只好到屋檐下躲雨。雨帘中,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也狼狈地躲过来。
印象中,似乎西湖和雨天是绝佳拍档。听闻在杭州西湖申遗时,正是雨雾漫起,才进一步惊艳了几位考察者的心。
而此时此刻烟雨下的瘦西湖,也变成了一个头戴薄纱欲隐还现的江南女子,真真是温柔了我。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踏在青石路上,不知怎么出现了非遗展厅——剪纸、丝绸,做非遗项目太久,内心一惊,差点坏了游玩的心情。
在走廊里等内急奔进厕所良久的老可爱(哈哈哈哈黑一把),已是下午一点多的样子,都累了,我们坐在歇脚处休息。一只小喵咪围着我俩打转。
离二十四桥越来越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临近二十四桥,视野开阔起来。这才发现那群天鹅竟然游到了湖这边,偶有几只飞鸟划过,天水同一色,很是安神舒怡。
再往前看,一座小桥高高拱在水面。
这,就是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
说来也有趣,本是一座无生命的桥,却因为吟咏的人多了,也像是有了生命似的在召唤着人们前来观摩。我也只在不远处看看,不想去桥上走走,生怕一个不小心踩塌桥的历史文化。当然也是因为桥的那边没我想去的地方。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想及此,我便在二十四桥旁找寻芍药,许是我们眼拙,竟没找到一株,倒是看到不少迎春花。内心纳闷极了:景区怎么不蹭这句诗的热点?
看够了,就继续往前走。期间遇到一片柔嫩的草地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再就是这个悬满花儿的桥。等了许久,想到无人时再拍,结果还是有位姑娘入境,当时觉得有些遗憾,现在看看,竟觉得她为这张图增添了不少色彩。
美则美
过桥的时候
却提心吊胆
走到这里,也快到瘦西湖出口了。期间又有微缩版景点和一片尚未完全盛开的荷塘,雨滴洒洒扬扬,落在荷叶上别有一番风味。荷塘边有一片紫叶李,紫色的果子熟得落了一地,我和老可爱不禁感叹暴殄天物啊。上一次吃紫叶李果子还是两年前在东大校园吧。其实我没有很想吃,但是转眼老可爱就去捡了两三枚,我也看看树上哪颗比较大悄咪咪*了一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老可爱手里的是我的两倍大。秉着果子越大越甜的原则,我让老可爱先吃了个小的试毒。五分钟后,没出现什么异样,我才吃了一半最大的,已经忘了是什么味道了。
接着就出了景区,瘦西湖之旅结束。
其实我当时以为参观完瘦西湖就可以去车站了,结果没想到老可爱还要带我去大明寺,我连讲早知道还有个景点,我就不在瘦西湖蹉跎那么久了。
大明寺
事实上,逛完瘦西湖,步数逾万,只是我们都还没觉得累。
大明寺虽然离瘦西湖很近,可比较搞笑的是,我们俩一开始爬到了它旁边的观音山,还给大明寺服务热线致电询问是否开门,哪个门是开的。我把接线员问得很蒙圈——“我们在开着啊,只有一个大门。”这才发现,我们走错地方了。
大明寺建在山上,拾级而上,台阶边都是树木,很是清幽,忽又忆起“繁华声遁入空门”。
直至看到大门,俩人开始觉得有一点点累了,不过还能走。买了票进去,大明寺的购票政策中提及对扬州的大学新生免票,还是头次听说有这样的规定,蛮有趣。另外以后假期出游,要记得带教师资格证,偶有半价优惠。跟了一会儿寺庙导游,临近高考,她告诉学子可以拜拜那位菩萨。寺庙里还有鉴真东渡的事迹等。
不过还没走十来分钟,就感觉累了。走到一个亭子里歇息,没想到栏杆上积满了灰尘。
寺庙不大,也没怎么在寺庙里走就出去了。
真的累了。想到手机在导航时讲的“出门旅游别怕苦,想想长征两万五。出门旅游别怕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不觉一笑。
至此,要离开了。
扬州是个轻烟漫雨的城市,又恰似一位温婉的江南姑娘,不知不觉惹人怜爱。很安静的一座城,若闲暇无事,值得一游。
PS.感谢老可爱相机里都是我+风景,我的相册里都是风景+合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