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特色湿地工程生态运河焕发新生人

央广网济南5月28日消息(记者刘海奎实习记者潘可鑫)日前,记者跟随“追寻生态大运河”媒体行活动走进山东省枣庄、济宁、聊城三市,采访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以前的七星湖这个地方原来是滕州泉上煤矿的采煤塌陷坑,无法耕种。”枣庄滕州市级索镇副镇长彭城告诉记者,七星湖湿地位于枣庄市滕州市荆河南岸,因采煤塌陷,曾经坑塘遍布、杂草丛生、设施破败。如何改善七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摆在级索镇环保部门面前的难题。枣庄滕州市级索镇七星湖湿地公园生态状况有所改善(央广网发实习记者潘可鑫摄)“将荆河的水引到原来的采煤塌陷地里面来,打造七星湖湿地是改造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彭城告诉记者,当地从治水入手,利用南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采用截蓄导流+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滞留塘的方式,将荆河水引入湿地进行净化,既保证了主要河湖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也实现了让坑塘死水变成了发展活水。此外,当地结合塌陷地貌和条件,在湖内栽植柳树、海棠、紫叶李等1.5万余株,在湖外,立足可持续发展,流转土地余亩,培育大型乔木、花灌木、球灌木等2万余棵,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我们还利用中央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开展人文景观建设,实现了集生态修复、人文景观、游憩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彭城告诉记者。枣庄滕州市级索镇七星湖湿地公园生态状况有所改善(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七星湖湿地的打造,一改当地采煤塌陷坑往日的面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山东省济宁市的老运河,随着航运功能的丧失,只发挥着泄洪的作用。近年来,济宁市通过打造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赋予了老运河新的活力。济宁市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央广网发实习记者潘可鑫摄)济宁市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利用老运河新建橡胶坝抬高河道水位,拦蓄老运河尾水,并引入工程区,通过在工程区建设表面流湿地,使湿地进水均匀流经整个湿地区,经净化后进入老运河下游河道,确保老运河入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Ш类标准,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济宁市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央广网发实习记者潘可鑫摄)“老运河主要起到净化作用,我们不能为了做湿地而做湿地,这是不完善的,还要有一定的观赏功能,以后将要把这里做成科普湿地。”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太白湖新区分局工作人员王宏春告诉记者。本文来源:央广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zl/11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