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尽春来的时候,我不是很高兴,反而有点儿退缩。细想了一下,应该是害怕变化,春天的蓬勃向上与秋天的迅疾凋零让我接受不了,追赶不上。年纪大了,喜欢长夏与寒冬,岁月悠长的感觉。
但是没有人能拒绝春天的邀约。近一个月以来,忙里偷闲用两个单休分别去山里和园林看了花,算是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短暂的休憩。
春分后一日,去岱庙看花的路上,拍了楼下的美人梅。
渿河东岸,一支斜欹的紫叶李开得正盛,临水照花。
三月的柳树嫩嫩的、茸茸的、柔柔的,春气萌动的感觉。
岱庙在泰安市中轴线上,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也是泰安市博物馆所在地。
岱庙的花大都集中在配天门前,有牡丹、芍药花圃,间植丁香、碧桃等等。岱庙的花木好像比城里的略晚些,碧桃和丁香刚刚要开的样子,至于牡丹和芍药,则要等到谷雨和立夏了。
玉兰仍开得很好。
榆叶梅。
紫叶李。没有想到这时节的主角是紫叶李。这单看清丽得近乎寡淡的小花,竟也能一树一树开得如此盛大,在大殿旁、碑林前、城墙下,映着明瓦朱窗,如烟霞般烂漫。
岱庙也是一座碑刻博物馆,顺便拍了一些碑。
传说中的李斯小篆碑。
碑刻馆全景及张迁碑。
《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
碑刻后面微微发光的丁香新芽。
杏花落了。
石雕馆的石羊、石虎及麒麟。
唐槐院的槐树还未发芽。
有人放风筝。
去岱庙的前一周,农历二月二,去济南长清玉杏谷看杏花。据说有万亩杏花林。近年来地方打造杏花节,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振兴。从国道拐进去后,就看到漫山遍野的杏花。三十里玉杏谷浩荡绵延,一路繁花,让人不知在何处停车游赏,又随处均可游赏。
山里的花当然不比园林的花被精修过,高低疏密得当,顾盼相照。它们无人修剪,野蛮生长——其实也不完全是野蛮生长,果农也修剪疏枝,但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产量。所以也不比野生的树那样肆意生长,孤峭有野意。不过自然界的花有什么定式呢,这样的杏林,黄土之上苍古枝干,为生产盛开的万千繁花,是自然乡野的产物,是未经雕琢的田园风光。尊重每一种生命的生存状态,并接纳,这是大山的胸怀。
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