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伊春向国家森林城市进军

在小兴安岭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祖母绿”,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之美誉,她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伊春。这里山青、水碧、地绿、天蓝,有高达84.7%的森林覆盖率,万公顷广袤浩瀚的山川和林海,条清澈见底的大小河流,完好的生态环境,让伊春成为守护东北亚生态平衡、维护东北大粮仓安全稳定的天然屏障,为全国、全世界的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伊春,作出了“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政治嘱托,为我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城市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为发展定位,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虽然摘得了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国家平安城市等桂冠,但是我们与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共建森林城市,共享创森成果。见缝插绿,全民植绿已在全市蔚然成风。这是伊春经开区春季植树时的情景。本报记者胡锡韦摄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实现城市与森林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市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为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好地造福群众、改善民生,让居民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部署,力求以创建森林城市为载体和抓手,更好地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加快把伊春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宜居幸福的“森林里的家”。创森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山青、水碧、地绿、天蓝,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等诸多荣誉,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荣誉称号,这些都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基础。年7月,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此,我市制发了《伊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森工作指挥部,切实加强了创森工作组织领导和机构保障。按照“加强领导抓责任,创新机制抓保障,部门协作聚合力,强化督查重落实”的工作要求,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为目标,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弱项,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品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稳固的森林支撑体系。同时,以彰显我市城市特色为重点,努力打造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矿区植被化的城乡一体绿化新格局,形成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伊春城市新形象。为了科学有序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我市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编制了《伊春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借鉴国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分析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基础。以年为基准年,年至年为创建期,年至年为提升期,年至年为巩固期。明确提出我市森林城市的总体思路、建设指标、规划布局、重点工程、远期效益和保障措施,体现了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特色。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城市网络与健康体系、生态福利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支撑能力体系等方面建设工程,设置科学、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保障措施有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8月5日,《伊春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号角吹响,万众响应。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排兵布阵,一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壮丽大幕徐徐拉开。全民创森把森林建在家门口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我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与国家森林城市40%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城在林中”与“林在城中”存在明显反差,“林在城中”还没有真正实现。很多人存在国有林区不需要创建森林城市的思想误区,和伊春不缺树、城区不需要种树的错误观念。向“最痛处”亮剑,向“最难处”攻坚。伊春,追求绿色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年开始,我市造林绿化升级版的各项前期工作紧锣密鼓,进入今年4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正式进入启动建设阶段。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局之年。而城区绿化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要一环,容不得半点疏忽。进入五月,我市各地一派繁忙的造林绿化景象。党员干部带头,园林部门、企事业单位、林业部门等工作人员起早贪晚,加班加点,抢抓植树造林黄金时期,打响一场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攻坚战。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部署的绿化计划安排,作为中心城区绿化项目管理部门的市住建局,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实地踏查、分配任务,跑审批、跑规划,专班跟进、特事特办,有效衔接、配套推进。规划设计人员,走遍了市中心城区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街角,用脚板子“蹚”出了规划设计初稿。经反复论证,几易其稿,最终方案形成,一锤定音。立足“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秉承“乔灌草”结合、宜绿则绿的建设理念,多用本地树种,让市花、市树进城。不搞机械性绿化,不就绿化而绿化,通盘考虑,彰显伊春特色特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确保绿化效果。在市中心区按照“针阔彩乔灌草微地形可进入”多层绿化原则,高标准实施小区增绿、公园广场绿化提档升级工程,加快城市绿化更新步伐,实现“推窗见绿、行路有荫、提鼻闻香、举目望景”的城市景观,让森林走进城市、用绿色装点城市,展现“森林里的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区绿化战役就此打响。14个绿化项目统一安排、齐头并进,确保年底前将全部建设完成。在方法措施上,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规划建绿等形式,对“路旁、水旁、院旁”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合理配置常绿树和花卉比例,努力实现公园有绿地、广场有绿景、街道有绿荫的城市绿化格局。在后期管护上,突出抓好树木浇水、垃圾清理等后期养护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巡护管理,全面掌握树木健康信息,对发现的枯树、病树、死树及时进行清除更换。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抢时间、保进度,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小区升级、公园拓展、道路改造、补绿增绿等一个又一个项目工程。我市还开展了校园绿化工作,力求校园绿化与林区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突出林区地方特色,使每一个校园都成为展示伊春绿色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时将绿色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打造具有林区学校特色的森林校园文化,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构建全方位绿色生态育人环境。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为让参加研学实践的学生感受林都远山近树、天蓝水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生态环境,请伊春森工集团进行绿化设计,新规划绿化面积平方米,计划新增绿化常绿乔木类株,阔落叶乔木类78株,灌木类株,剪型类16株,目前已经全面进入绿化施工阶段。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今年,我市在市中心区规划实施公园绿化7处、街角绿化9处、道路绿化13处、老旧小区绿化23处。此外,新增佳龙宾馆东侧广场绿化项目1处。补植奥林匹克公园、中俄友谊公园、高速路入口、山河大道、山珍南路绿化项目5处。今年春季栽种乔灌木9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0.1公顷,主城区绿化率达42.76%。规划之细、工程量之大、绿化效果之明显实属历年少见。城乡统筹一体化推进创森如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步伐铿锵有力,只争朝夕。从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弱项着手,我市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原则,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及伊春森工各公司的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大家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中,打造健康环境,让城市更加整洁,让百姓更加健康。形成人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用实际行动为美化城区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助力。乌翠区园林部门工作人员在二运小市场东侧公园绿地建设现场,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分别将紫叶稠李、王族海棠、金叶榆、山桃稠李等十多种多株不同特色树种栽植到预先挖好的树坑中,再搭配原有绿化树种,适度增大栽培密度,丰富景观层次,凸显立体化呈现,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效果。为了实现“推窗见绿、行路有荫、提鼻闻香、举目望景”的城市景观,乌翠区园林部门专门聘请绿化专家设计图纸,确定了公园绿地新建扩建、道路绿地新建扩建、绿化树木补植、公园广场道路花卉种植等园林绿化项目,以及文化体育公园、二运小市场、南环路带、宝宇城、在水一方、电厂小区等片林绿化工程。今年,全区预计栽种乔木株、灌木株、花卉15万株,播种花籽多斤,片林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力争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四季景观。作为我市“南大门”的铁力,坚持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把抓好造林绿化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全力融入伊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局。铁力市凝聚“创森”思想共识,坚持高位谋划、高效推进,三年累计投入园林绿化资金1.37亿元,重点推进调规扩绿、科学植绿、扩路增绿和改造还绿,城市绿化面积达到.38公顷,绿地率达到34.45%。铁力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聚力打造园林式村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宜绿则绿。-年共投资2万元,完成村屯绿化面积亩,栽植各类绿化树.5万株,绿化覆盖率从7.9%提高到18.9%,4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年计划栽植各类绿化树.9万株,完成村屯绿化面积亩,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2.6%。目前已完成村屯绿化面积亩,栽植各类苗木67.4万株,完成计划的54.2%。汤旺县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采取“讲疫情、净街道,讲科学、净行为,讲实效、净源头,讲宣传、净精神”的“四讲四净”措施,推动爱国卫生月活动。机关单位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对全县各居民小区楼道及楼外环境进行集中清理,对破损道路及设施进行修补,对临街商户在店外经营、展示商品、堆放货物的行为进行规范,对道路两侧立式牌匾、悬挂、张贴不规范的广告条幅和影响美观的建筑物进行治理。嘉荫县掀起乡村环境整治热潮,致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高品质农村环境。在嘉荫县各乡村的主干道、闲置空地,随处可见刚刚栽种好的各式各样的树苗。从乡村实际情况和村民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乡风民俗,今年,嘉荫县多选用村民喜欢的树种。以村屯主干道、村内公共区域绿地建设等内容为绿化美化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截至目前,嘉荫县73个行政村、两个国有林场共栽植云杉、果树、核桃楸等绿化苗木6.4万株。政府主导,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伊春市各地义务植树绿化活动高潮迭起,同心林、廉政林、先锋林……亲身参与生态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幸福感,让伊春人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的体悟。北国画境林都魅力康养伊春伊春,对森林城市发展有着美好的愿景。——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常态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全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积极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加快补齐伊春城市功能短板,持续叫响“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筑实载体、为全市人民打造美好家园。——依托现有良好生态基础,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与城镇建设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在景观结构、生态功能上实现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与各类建设用地的科学布置,构筑“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形成山清水秀、绿带穿城的优美城乡生态人文景观,把伊春建设成为具有北方特色的“山水画境林都”。——用森林城市建设带动我市旅游休闲、康体养生等惠及老百姓的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整体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温馨品质,逐步将我市建设成为富裕、美丽的生态文明家园,宜居宜游宜养的魅力康养森林生态城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全市人民将大力发扬“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勇于奉献,盛衰与共”的红松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河湖鸟欢鱼跃、山区五彩纷呈,“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生态格局,将从愿景走向现实,诗意栖居,不是梦想……本报记者赵斌

审核:宋环宇

责任编辑:王云燕佟晓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hy/6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