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的话:
又到了樱花季,朋友圈又是一大波的美图或随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樱花只有短短一周的生命,这里又有小桥流水方塔,每年樱花季吸引民众竞相赏花也是情理之中。
我已经不再热衷去赏花拍照,家附近就有美景,何必去凑热闹,白天自然光线下的花才是最美的,夜晚的霓虹灯,我实在不敢恭维,喧宾夺主了。
(朋友圈盗图)
赏花地图
先来一组若有所思的图片,长枪短炮,无人机航拍,我们普通人就饱个眼福吧!
其实长江路的垂丝海棠,珠江路的紫荆花也都开放了,几周前环城河边的玉兰花,西门大街的紫叶李都很漂亮。泰安街至颜港的早樱谢了之后,颜港至阜安桥的晚樱更大更艳,每年4月开放。环城西路曾赵园、一院这边也很漂亮,早樱晚樱次第开放,桃红柳绿,桂花发出了红色的嫩芽,合欢还只是枯黄的豆荚,夏天才是它绽放的季节。
(家门口的垂丝海棠开得正艳,白色和粉红色渐变的花瓣,有长长的花梗,花叶同出,下面的油菜花也开了,十字花科,四瓣花瓣)
(这是花叶同出的桃花,花瓣和叶子都是尖尖的,没有花梗,花蕊很多,颜色深)
这些赏花地图已经深深刻在我的心里,一年四季路过时我都会观察它们的变化,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即使是冬天光秃秃的样子我也认得出来。
十年前,我也是花盲,因为有了孩子,带孩子一起赏花,我买了相关的书籍,网上查资料,下载了APP,一年四季都去欣赏这些身边的植物,犹如欣赏人的一生,
文艺青年笔下的花
小时候读小说、诗歌,总是纳闷为什么作家认识那么多植物,《致橡树》出现了那么多植物,我怎么都没有见过,即使见过也认不出来。作家(诗人)其实和科学家一样,都是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的人,我们每天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也可以这样细腻。
竺可桢观察到第一朵杏花清明节开,我和小橙子也观察了家门口的桃花3月23日第一朵开放,垂丝海棠3月25日第一朵开放,现在全部已经盛开,打落一地的花瓣。
看到一地的海棠花瓣,我就会想起李清照的词: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再过几天花瓣就会掉没了,只剩绿叶,好一个“绿肥红瘦”啊!
科学家眼中的花
植物学家首先确定是“乔木”还是“灌木”,叶子如何生长,形状如何,花有几瓣如何生长,果实如何。
我曾经仔细研究有无花梗,是否花叶同出,花瓣有无缺口等,看朋友圈晒樱花,我会一眼辨出里面夹杂的“桃花”“垂丝海棠”“紫叶李”。
什么都不懂,怎么分辨?看下图:
这些都是网上找的辨识图片,适合赏花入门学习。
下面的总结非常到位啦!
推荐赏花APP
好多年前我买过一本观花植物图鉴。
相信应该很多朋友都猜到了,认识植物目前有一个APP神器-----形色,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有这个,路边见到什么不认识的植物,对准了一拍,就能鉴定出来,有时会给你几个选择。我有时候还会故意考验一下形色,冬天对准了只有小果实的垂丝海棠,也能辨别出来,确实很牛。
今晚8点,我将在星光天地六楼不厌生活,给大家讲一个暑期台湾亲子研学的说明会,暑期还没有计划的,可以来听听,免费的。连续两年去了台湾,都是自由行,自己设计线路,今年我已设计出最经典舒适的线路,将带大家第三次台湾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