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应县人不忘初心的老党员高嵩山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6月24日,应县人高嵩山受邀来到朔州市自然资源局,参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高嵩山激动地说:“我回顾了在党的培养教育的五十年,由一名普通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深感无尚的光荣和幸福!”。

此次颁发纪念章仪式,全市只有高嵩山等5位代表。高嵩山为什么获得如次殊荣,我们从应县老干部李凡的文章中可以不难看出来答案(该文章发表于《朔州日报》、《应县报》等媒体)。

生命不息绿化不止

—记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高嵩山

李凡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春天,应县望远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的桃花盛开,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在桃花大棚里,有一位身穿农装汗流浃背劳动的老者,他就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高嵩山。

走一处绿一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高嵩山把习总书记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生命不息,绿化不止。高嵩山出生在应县杏寨乡小南头村,今年六十八岁,共产党员,退休干部。他从村里当党支部书记到当国家干部甚至退休之后,一直爱树如命,像爱眼睛一样爱护树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树木,他走一处绿一片,在应县乃至朔州市为造林留下了苦心的汗水和勤劳的脚印。高嵩山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大搞造林绿化,七十年代初就从外地调回箭杆杨进行村庄绿化,使全村大街小巷绿树成荫,为全县村庄绿化引了新路。尤其是高嵩山离开小南头村子后,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80%以上的土地进行了育苗,成为朔同地区供应苗木的基地,使群众脱贫致富。年夏,应县县委因高嵩山年轻有为,把他提拔为三条岭公社主任,年任该公社党委书记。他在该公社工作期间,与群众一起,渴了喝泉水,饿了啃干粮,苦干实干加油干,经过三年奋战,栽植华北落叶松五万亩,使全乡荒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被省政府命名为“造林先进公社”,本人被省评为“造林劳动模范”。年,高嵩山调到边耀乡任党委书记,大力发展林果业,在周庄村建立了千亩果园。年,他看到本乡各学校没有绿化,虽然工作繁忙,但他还是把学校绿化当成了重头戏。他起早搭黑跑了十一个学校,亲自规划,筹集资金十五万元,引进云杉、樟子松、卫茅、国槐等二十多个新树种,经过半个月的苦战,全乡所有学校实现了绿化美化,不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提高了各学校的入学率和教育质量。当年该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兴学绿化育人先进单位。年,高嵩山调任义井乡党委书记,他针对该乡土地盐碱性严重,树木难成活,在原来小叶杨因光肩星天牛危害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大胆引进抗盐碱性能力强,病虫害少的国槐、洋槐、丁香、椿树、火炬等十个树种,改变了林分,尤其是哑唿庄村到北张寨村南二十华里道路,在全县首次栽植国槐四千多株,成活率达到了98%,走出一条盐碱地科学营林的新路子。年,高嵩山被任命为朔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实现了他从事自己所钟爱的绿色事业。上任后,他先后制定了仁用杏管理规程,通道绿化模式等,推动了全市林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年,高嵩山亲自组织实施了大运公路朔州段通道绿化工程,成为全省林业建设精品工程。年,全国通道绿化现场会在山西省召开,重点参观了朔州的通道绿化工程,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受到了到会专家们的好评。年,高嵩山亲自规划、设计和组织,建立了朔州万亩苗圃,为全市绿化造林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十分注重研究园林,撰写许多园林文章,被收集到《全国发展信息月刊》,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治沙名人录》和《中国人才辞典》中,年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年被国家林业局评选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个人。荒山变成绿洲高嵩山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的思想,他爱树如命,植树拼命,在应县乃至朔州市传为佳话。应县三条岭乡是一个纯山区乡,全乡四千多人口,无霜期仅有一百多天,只能种莜麦、豆类,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年10月,高嵩山被提拔为三条岭公社主任,尤其年任书记后,为了改变该乡贫困面貌,大抓道路建设、黄芪种植的同时把植树造林作为重头戏来唱,并取得了斐然成效。三条岭乡,气候寒冷,但土地湿润,土壤肥沃,是栽植华北落叶松的宝地。全乡五万多亩宜林地,他来该乡前,全乡没有多少树木,只有山沟里零零星星的一些山杨,但广大群众有栽植落叶松致富的愿望,高嵩山借林业改革的机遇,顺势而动。年开始,全党动员,全民参战,举全乡之力,他身先士卒与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渴了喝口泉水,饿了啃口干粮,有病不下战场,以拼命劲头大抓植树造林,经过三年时间,造华北落叶松五万亩,把原来荒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现在三条岭的山头,遍地茂密森林,不仅改了天,换了地,而且群众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林下产业仅蘑菇和沙棘有劳动力的户,每户每年收入可达一万多元。三条岭乡为什么造林速度这么快,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其原因:一是抢抓林改。年春天,乡党委、政府把全乡五万宜林荒山及时承包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这一年采取了以户作战,集体供苗,科学栽植,成活率达90%以上,第一年就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亩。二是打造大户。全乡打造大户六十七户,最大造林大户张生元造林面积达到三千亩,现在树高达到八九米,胸径达到三十公分,成了有名的致富户。三是注重栽植技术。每年采取雨季整地秋季栽植,在栽植过程中,除了请县林业局副局长杨日全技术指导外,高嵩山亲自在工地不是做示范进行具体指导,就是检查每个村劳力出勤情况,做到起苗不伤根,运苗不干根,栽植不窝根,保证了造林的速度和质量,成活率达到95%以上。四是大抓育苗。年开始大搞落叶松栽植,苗木都是从浑源县土岭乡穆庄王村调用苗木,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对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尤其运输担一定风险。一次高嵩山亲自运苗,返回途中爬坡时拖拉机突然灭火,司机慌了,车“吱”的一声向后划去,下面就是百米深的山沟,幸亏路边一块大石头把车顶住,才避免了一起车翻人亡的事故。年,高嵩山在自己蹲点长柴沟村育苗三十亩,第二年本乡植树全部用自己的苗木。后来应县的白马石、双钱树、梨树坪三个山区乡,栽植落叶松苗木都从三条岭乡调用,使全县南山落叶松发展到几十万亩,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满山森林和鲜花的跑马梁已成为生态旅游景点,每年夏季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幸福。年,雁北地委号召全区各县学习三条岭乡深入进行林地改革,促进林业发展的经验。黄桃应县落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始终贯穿于高嵩山深入研究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应县望远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位于杏寨乡望岩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发展花卉林业的一块宝地。年成立的应县望远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是高嵩山在退休后创建的望岩千亩苗圃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共有经营面积一千亩,其中绿化苗木八百亩,经济苗木二百亩。经营模式是合作社加专业户,服务对象是城镇和农村,尤其是农村的贫困户。在供应一般苗木时,重点是研究新树种、新品种。高嵩山为了研究出新成品,他在全国跑了二十多个城市和一百多个单位,调回各种品种五十多种。在八个农业和林业科学院的教授指导下,现已培养出三十多个名特优新树种、新品种,主要的是白皮松、樟子松、云杉、国槐、卫茅、俄罗斯密枝红叶李、紫叶稠李、金叶白腊、金叶榆、暴马丁香、重瓣榆叶梅、北美海棠、黄桃等,成为朔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科学示范园区,朔州新三农融媒体平台通联点。高嵩山尤其在研究种植锦绣黄桃品种上下了硬功夫,从年开始在全国跑了许多苗圃,参加了多次研讨会,走访了众多专家,品尝了各种黄桃品种,引进了金牛黄桃、黄月亮黄桃、黄蟠桃17号、黄金王、黄桃1号,锦绣黄桃等二十多个品种。通过五年试验、对比,最后选定上海农科院培养的锦绣黄桃最优品种。其优势:一是栽植技术容易掌握。锦绣黄桃苗一般十一月至翌日三月前或秋季落叶后封冻前栽植,比春天缓苗快,成活率高。一般传统栽植,株行距3×4m,亩栽五十五株,采取三大枝开心树冠。近几年,推广密植栽培法,株行距1.5×3m,亩栽一百五十株,采取一株主干仿锤树形,早产丰收。二是管理简便。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有桃蛀螟、蚜虫、椿象、红颈天牛、流胶病、桃病和疮痂病等,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加强水肥管理,科学修剪,清除病枝。三是营养丰富。锦绣黄桃的皮与果肉均显金黄色,甜多酸小,味道独特,具有丰富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番茄黄素以及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该桃还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降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的作用,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黄桃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气候不太适应。正如明代诗人曾经这样描述雁北气候: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晚穿纱。虽然现在应县气候,比当时明代诗人描述的气候和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近几年极端温度仍然在零下27℃左右,而黄桃只能在零下18℃以上正常生长。高嵩山为了黄桃安全过冬,从年开始投资一百多万元,请外来包工队建起七个智能温室大棚,不仅解决了黄桃安全过冬问题,而且还可以防止暴灾和鸟害,一举三得,保证了黄桃增产增收。尽管如此,仍然有人对应县发展黄桃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设施栽植比露天栽植的成本高,缺乏竞争力。高嵩山关于经济效益算了一笔账:大棚锦绣黄桃每亩栽植一百五十株,五年树龄每株结果二十公斤,每公斤平均价六十元,每亩收入十八万元,除去当年生产费用后,可达到纯收入十多万元。同时在幼树期间,采取长远和近期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土地折起来用,阳光立起来用的目的。可以套种甜瓜,甜瓜收获后,可再种番茄,一年两茬,每亩年纯收入达到三万元,智能温室大棚成本两年后全部收回,望远合作社的这种经营模式值得复制。锦绣黄桃经过五年发展,初具规模。大棚挂果锦绣黄桃近二十亩,三千株。成熟黄桃苗二十亩,两万株。借“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激发出来的实干苦干精神,尽锐出战,计划在两年内大棚锦绣黄桃面积达到一百亩,成为晋北乃至全省最大的锦绣黄桃基地。相关链接:应县:这个地方花香果甜,简直是世外桃源,太给力啦!丰收节:这里有个“蟠桃会”应县,竟然出产黄桃?满眼桃花惹人醉,应县这个地方值得一游!咱应县人:全国这次聘任林草乡土专家,山西仅10人、朔州只一家今天应县的望远"蟠桃"的约定,有你更精彩!朔州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省市领导在应县展区……应县这棵梧桐树,引得“晋”博士回乡把脉开方!让我们一起筑梦追梦圆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fz/8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