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民心河畔访亭亭紫衣少年

与风景园林杂志的编辑朋友聊天,他说,紫荆是一种极普通的花,属于亚热带灌木,庭院、街边,都有种植,河畔更为常见,每年3月末开花,一直持续到5月。“不同之处呢,李渔的《闲情偶寄》写到它的风姿,若紫衣少年,亭亭独立。”四月已是暮春时节,正值紫荆夹岸盛开,这勾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决定沿着省会民心河,去寻找春天里独一无二、很有“少年感”的花。

三过不知其名

▲紫荆花迷倒摄影者。

从民心河裕翔街口到体育公园,是我们常跑的一条慢跑路线,这里属于城市水系,沿途花木繁盛,景色宜人。跑过一趟,偶见路边一丛紫色花树,很特别的样子,脚下如风,快速冲进体育公园,不知其名。

第二趟,又去体育公园散步,见有一清癯老者在花树下打拳,一招一式,动静自如,张弛有度。呵呵,依然不知其名。

跑过第三趟,穿桥而过,紫花夹岸盛开,灿若朝霞,气象万千,信口占一句,宛如紫霞仙子,依然不知其美。

玉兰刚谢,碧桃、晚樱接力开放。春花烂漫,朵朵都是美人面,谁会在意那一抹紫呢?

紫荆傲然临水

▲紫荆花近景。

清代的李渔这样写紫荆,“紫荆一种,花之可已者也。但春季所开,多红少紫,欲备其色,故间植之。然少枝无叶,贴树生花,虽若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觉窄袍紧袂,衣瘦身肥,立于翩翩舞袖之中”,不由得让人替它感到局促不安。哇,生活家的李渔的描写太棒了,他对春天的美观察细致入微。

我们决定一见“紫衣少年”。一个春日午后,我们各自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到民心河裕翔街口,驻足。向南步行一段,见一座桥横跨河上,此处是远眺这段民心河河湾的最佳观赏点。紫荆夹岸盛开,宛如片片紫霞。

▲去年的果荚依然在枝头。

我们沿河寻花,到塔南路桥折返。在紧邻裕翔街一边河岸,我们发现了一丛三株硕大紫荆,树枝粗壮,周身覆花,像一位身披紫袍的威武将军,横枝傲然临水。一路寻来,即将结束行程之际,终窥紫荆丰姿,真是自然的馈赠,一份惊喜啊。

单纯看花,那些细密的紫色小花并不起眼,即使它的颜色特别,也不会引起人们太多注意;单看荆条,在绚烂春色里,其丛生的荆条未免太单调了吧。紫荆之美,美在荆和花的结合。从远处看,花冠如蝶,荆条亭亭独立,最奇特处是其开花无固定部位,上至顶端,下至根枝,甚至苍老的树干上也能开花,因而在民间又有“满条红”美称。

偷得浮生闲慢

以前,人们出行,除了靠船、马和轿子外,短途出游喜用毛驴代步。毛驴可谓诗人最可信赖的伙伴。

▲诗人陆游就时常骑驴出行。

诗人陆游就时常租赁毛驴出行,他那首《剑门道中遇微雨》可谓经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末句最有名,白描直指人的内心。苏东坡也喜欢骑驴出行,在他写给弟弟苏子由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毛驴直接入诗:“人生到处知何以,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醉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蹇意为跛足,毛驴都累坏了,可见当时道路多么崎岖难走。

▲苏东坡也喜欢骑驴出行。

李渔把毛驴写得更具诗意,直接和看桃花联系到一块儿。桃花的美太单纯,适合于偶遇,唯有在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才会有好看的桃花。李渔建议看桃花,要骑着毛驴,游逛到郊外,听任毛驴到处走,才能找到那种乐趣。

骑着毛驴去郊外看花,古人的慢生活方式不免令人称羡。我们今日则是骑单车,慢慢地到达,偷得浮生半日闲。

赏花需要心情

园林经典书《园林是一首诗》中描述了世界上许多现代城市的园林风格,最常见的装饰是高大的树木,树木周围留有令人观赏的空地和花卉组成的花境。裕翔街口,路旁植有高大国槐,木槿剪成的篱笆,紧依民心河畔,丁香、紫叶李、紫荆、迎春等组成花境,花木掩映,错落有致。早晨或者黄昏时分,常见有人在这里慢跑健身。

春天百花当中,紫荆的确气质非凡,像一位穿紫色袍子的少年。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嘿,在姹紫嫣红的春花里,偏偏有一位少年,它的名字叫紫荆。紫荆是本土树种,喜光,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寒性,耐修剪。尽管春花着衣,去年的果荚尚残留枝头,新陈代谢此之谓也。

身居现代都市,不是也要保持一份赏花的心情吗?暮春时节,百花中识得紫荆君,幸会幸会!

(燕都融媒体记者栗强崔中波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yelia.com/zlfb/10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